• 63阅读
  • 0回复

请时间作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3-30
第1版()
专栏:每周论坛

请时间作答
刘革文
认识事物需要时间,甚至相当长的时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不经过必要的时间,大大的忠臣和大大的奸佞,怕要真的被颠倒了。
人也罢,事也罢,其发展都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隐藏着的真面目逐渐显露出来的,有对立的两极相互易位的。因此,我们的认识也要相应地修正、发展、变化。不盖棺便论定,往往看错了人。只见到事情的一点皮毛,便匆匆忙忙画“句号”,往往论错了事。
公元前543年,子产在郑国执政。他从整顿车饰、衣冠、井田、连保等项制度着手,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了改革。施政第一年,许多人对子产的改革措施很是不满,但到了第三个年头,舆论大变,纷扬于道的都是对子产的颂歌:“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咬牙切齿的诅咒,变成了热情洋溢的赞颂,而且还想到了后事:子产百年之后,谁来继承他的事业、使新政保持连续性呢?人还是原来的人,面对的是同一事物,三年之间,态度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或曰: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当初为何对改革疑点重重呢?个中原因,我想起码有两点:一是在客观上,改革的好处是逐步显示出来的。新政伊始,不会立见成效。改革从提出方针、措施到开花结果,非经一个过程不可。二是在主观上,人们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在旧生活轨道上过惯了的人,对新事物往往看不惯,郑国人开始骂子产就是这个缘故。靠着时间老人的引导,他们不仅从心理上、习惯上适应了新政,而且尝到了改革使子弟受诲、田地增产的甜头,由是,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事物发展有个过程,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也有个过程。由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由少数人的率先倡行到多数人的拥护响应,必得假以时日,这在改革中,可算得一条规律。几年前,农村刚实行责任制时,人们(包括笔者在内)曾有多少不理解呀!“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云云,简直到处可闻。到如今,回头想想当初的种种议论、牢骚,真有点难为情。
城市的经济改革也曾引起议论纷纷,有叫好、鼓励、“加油”声,也有嘘声、唉声、抱怨声。这些原不足怪。一场大的变革,刚刚开了个头,各色人物的认识怎么会一般齐?现在,一年过去,初战告捷,时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成效,那确实是很不寻常的。当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尽管大都是预料之中的,但非议也还有。不过,积历史之经验,我还是要向那些非议改革的朋友进一言:只有到改革的实践中去体察、去思考、去验证,才能对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案。这当然需要时间,而时间将会作出最好的回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