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改革中学改革——菜篮子引起的思考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1
第3版()
专栏:述评

改革中学改革
——菜篮子引起的思考之三
本报记者 艾丰
如何搞好蔬菜方面的改革?在十五城市蔬菜工作会议上,武汉、广州、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介绍了自己的做法。但是,一套全面、完整的经验,目前都还拿不出来。
对经济工作中的典型,总不能脱离开它的环境和条件,孤立地考察它的具体做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绝大多数效果是好的,但全面推开之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就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况。比如赛跑,当运动员都放开时,谁跑在前面,就要看各自的素质和临场发挥了。1985年我国经济改革全面推开,开始了由单个放开到全面放开的过程。因此,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关系问题,就显得突出了。
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改革学校,改革实践就是学改革的课堂。通过一年蔬菜改革的实践,人们发现了些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呢?记者同各地蔬菜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年实践再次证明价值规律是个伟大的学校。”一些同志说。是的,过去我们号召提高蔬菜上市质量,但收效甚微。让价值规律更好地起作用,许多地方“鲜嫩细”取代了“老大粗”。过去我们提倡改善服务态度,但效果时好时差。让价值规律更好地起作用,买方的“神气”和卖方的笑容一同增多了。过去我们要求减少烂菜。但在旺季仍难以避免。让价值规律更好地起作用,光北京去年就减少蔬菜垃圾几十万公斤,节省运费数以万元计。
“当然不是说让价值规律盲目地、自发地起作用。”这是对上一句话的补充。要防止由于供求关系失调而造成的过大的价格波动。价格过高,“菜篮子”受不了;价格过低,“菜园子”要倒霉。人们越来越明确,改革的目的,就是让蔬菜的产供销活动,按照经济规律更健康地运转。核心的问题在于此,难点也在于此。
“‘菜篮子’、‘菜摊子’、‘菜园子’是一个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链条。蔬菜工作要把三者统一起来考虑。要从实际出发,对本地蔬菜产供销体制的模式,有一个总体设想、有一个规划。”这是一些同志提出的另一条重要意见。我国幅员辽阔、交通紧张等,考虑到这些条件,大城市蔬菜生产、供应采取“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外地调剂”的方针,就比较好。
一个新的课题已经提出来:如何发展蔬菜方面的横向经济联系?去年一个时期北京缺菜,附近的河北省农村帮了忙,也得了实惠。1985年带着甜头的信息,促使这些地区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把白的变成绿的”(减少棉田,增加菜田)。京郊菜农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白变绿”的信息,担心外地蔬菜今年会更多地“冲进”北京市场。据记者了解,许多地方宁愿尽多地同国营商业订购销合同,不愿自产自销。今年蔬菜市场情况究竟如何,尚待观察。但这无疑带来一些新的协调问题:近郊、远郊、外地菜田和菜产量的比例如何;随着近郊菜田被征用和注重向精细品种方向的发展,远郊和外地菜田的发展如何与此同步;这种横向经济联系应采取哪些更有效的形式,等等。
“放开并非放任。”这是去年蔬菜改革中提供的另一条经验。一些同志说,要学会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但这并非是排斥一切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不等于简单的行政命令。规划、计划的指导,是行政手段,根据宏观经济要求,下达任务、提出要求、加强管理,也是行政手段。判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是否正确,要看它作用的方向:是使经济活动、经济工作更接近客观经济规律了,还是迫使它离开客观规律越来越远?
“度”的问题,已成为改革实施中的重要问题。一些领导同志痛感到这一点。“蔬菜市场应供略大于求”。这个“略”的数量应掌握在多少?在价格调整、政策性补贴、菜田面积、基地分布比例等方面,也需要把“适当”、“一定”、“最佳”的要求,化成确定的数量。
例如,多年实践证明,大城市每人每天半公斤蔬菜的供应量最为合适。这个“度”,对于我们就很有用。还有一些其他的度,如,每个职工在蔬菜上的开支占其工资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目前我国约为7%)怎样的幅度变化是恰当的,怎样幅度的变化是不能承受的;再如,蔬菜成本与收购价的比例,收购价与销售价的比例,蔬菜价格调整幅度的极限,等等,都会是很有用的“度”。这些“度”会帮助我们把改革的实施放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防止靠简单的“拍脑袋”。
改革要和科研结合,这是顺理成章的结论。要结合自然科学,要结合社会科学,要结合边缘的“软科学”;要做周密的调查,要收集大量信息,要作充分的决策论证;领导者要善于学习,还要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菜篮子里装的是“尖端商品”,因而菜篮子更应成为学习经济改革的课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