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读《朱自清论语文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1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读《朱自清论语文教育》
商金林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的《朱自清论语文教育》一书,已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语文教育专集,选入朱自清有关语文教育的文章三十八篇。
叶圣陶多次说过,朱自清“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朱佩弦先生》),“他兼有新旧文学修养,凭借他的修养讨论语文教学的内容跟方法,自然能深知甘苦,不会畸轻畸重,局于一端而不切实际”(《悼念朱自清先生》)。叶圣陶是朱自清的老朋友,对朱自清的为人、治学、作文和教学实践,知道得深,叶圣陶的介绍和评价,是有指导意义的。
一般的说,学习语言文学主要是“打好鉴赏力和表现力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就“读”与“写”而言,“读比写重”。朱自清认为:读,不能“一目数行地囫囵吞枣”、“随读随忘”,非慢慢咀嚼不可,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咬文嚼字,一字一句地“求甚解”。朱自清说学习语言文学先要“咬文嚼字”,过“语言文字”关;“咬文嚼字”,不是把作品弄得支离破碎,而是花深功夫真正弄懂。
其次,“得除去成见和偏见,放大眼光,设身处地去看”,在“培养欣赏力同时培养批判力”,“自己有分寸,做得主”,开卷有益,不至于“糊涂”或“中毒”。读书有种种读法,朱自清强调“诵读”,提倡要象唱曲子讲究咬字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出声诵读。他认为诵读有利于帮助读者懂得诗文里的“言外之意”,体味含藉在字里行间的“高尚的感情”,长吟则神味出,“多诵读,必然了解更深刻”;“诵读可以帮助变化说话的调子”,“帮助说”,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诵读还能“帮助写”,“多诵读才知道怎样润饰字句”,纠正“会写不会说和会说不会写”的偏颇。在“诵读”的基础上,朱自清主张“熟读”和“记诵”。朱自清还提倡:读书不能“只凭自己的狭隘的兴趣”,要博览,要“多读”。对于初学语言文学的青年人,朱自清建议要读较好的选本。他说“读选本虽只能‘尝鼎一脔’,却能将各家各派鸟瞰一番”,这在初学语言文学的青年人是“最适宜的,也最需要的。”书,浩如烟海,是读不完的;但仅仅是在书的海洋里仰浮是不够的,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去学习。朱自清的《人话》、《是喽嘛》,堪称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典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