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石油跌价与英国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3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石油跌价与英国经济
本报记者 李云飞
国际上原油价格战的尘埃尚未落定,英国国内却出现了一场汽油价格战。
自去年底石油价格下跌以来,到4月1日,英国北海原油每桶价格暴跌到十美元以下,5月份交货的原油每桶价格跌到九点八五美元。据财政大臣劳森3月18日预算方案中以十五美元一桶的油价计算,英国1986—1987年度的政府油税收入已从原来的一百一十五亿英镑降到了六十亿英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损失,预算提出了每加仑汽油增收七点五便士的税收,并要求石油公司不得把增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壳牌、英国石油等公司不干,纷纷提高汽油价格,而埃索公司的提价幅度又与别的公司不同,因此上周末出现了石油公司打汽油价格战的混乱局面。
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价格问题上,英国一直拒绝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合作,这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盘算。英国政府认为,在油价上,它有失有得,最终还会得大于失。据英国官方估计,油价下降一美元,英国石油收入减少约五亿美元,石油跌价虽然会使这个财政年度的收入减少五十五亿英镑,但从增税中可以挽回三十至四十亿英镑,实际损失只有十五至二十亿英镑。但是另一方面,油价下跌有利于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增长,英国的工业也会因能源费用下降而提高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从世界市场上赚回更多的钱。这样,既可弥补财政损失,又无通货膨胀之虞。英国贸易部日前在一份关于石油对英国经济的影响的报告中认为,石油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石油产品只占英国全部出口的8%,在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税收中石油工业也分别只占5%和8.5%。因此,它估计,油价战中英国并不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可以顶得住。
英国在石油价格问题上持僵硬态度,还与保守党政府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近年以来,英国一直存在着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也就是所谓“湿派”和“干派”之争。争论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使用这笔石油财富。去年以来,这个争论已深入到保守党内部。这是因为近年来制造业衰退,失业人数激增。1985年,英国的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比1979年提高5%,但其生产能力却仍低3%。失业人数则从1979年的一百四十万增加到去年底的三百四十多万,失业率高达14.1%。反对党和保守党内的“湿派”纷纷要求改变现行政策,增加公共开支,改善制造业的状况,缓和失业现象。这对英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油价下跌,有利于英国制造业的发展,政府不用改变政策却可收到改变政策的某些效果,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不过问题也并不那么简单。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石油收入毕竟是英国政府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油价下跌,一些石油公司取消了北海油田勘探的进一步计划,就会影响日后的石油生产,而且由于油价下跌,刚刚有所恢复的煤炭工业又会再次受到冲击,影响不可低估。有的舆论还认为,英国态度之所以硬,是因为北海油田的生产成本实际上只有四到十二美元。现在油价跌到十美元以下一桶,通货膨胀将难以控制,国际金融也可能引起动荡,从而影响到英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伦敦金融城每年六十亿英镑的收入。况且从这次英国国内出现的汽油价格战来看,世界原油价格不稳定,对英国也决不是轻松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