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匈牙利》周刊发表文章认为 中国选择了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加强了社会主义阵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4
第6版()
专栏:

《匈牙利》周刊发表文章认为
中国选择了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加强了社会主义阵地
本报讯 《匈牙利》周刊3月2日刊登匈通社驻京记者艾利阿什·贝拉写的题为《打“老虎”斗争》的文章认为,中国领导人通过改革为中国选择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阵地加强了。
文章说,中国去年实行的城市改革的效果如何?中国坚持改革政策的道路是否正确?对此,人们在议论,不过,西方的一些观察家却夸大了讨论的激烈程度。文章指出,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中国造成了危险的局面,“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凡是全面分析目前中国实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即中国领导人通过实行改革为这个国家选择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尽管在公开地进行讨论,但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的必要性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在正确理解中国经济中发生的事情并敢于断言中国在改革的道路上不会停滞和倒退的时候,上述看法应当成为我们的出发点。”
文章强调指出,把中国领导人分为对立的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那些人是“采取了简单化的、违背事实的立场”,“谈论在目前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导人中有什么改革派和反改革派是错误的”。文章认为,从中国领导人去年年底所作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在一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中确实存在着争论,但是“争论的问题绝不是实行改革是否正确或是否应当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改革是不对的或者应当停止改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认为,在改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上,在中国参加关于改革讨论的人看法是一致的”。
文章认为,赵紫阳总理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地评价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工作,对形势作了现实的分析,并没有回避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副产品”使得中国领导准备总结一下工作,解决一些最紧迫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沿着改革的道路继续前进。赵紫阳对形势的看法的核心是,尽管存在着一些消极现象,但改革无论如何应当继续下去,为了使“七五”计划期间改革的进程能够健康地发展,今年则要进行一些巩固和加强改革成果的工作。
文章说,在总结工作的同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击经济犯罪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那些真正是钻改革的空子大发横财的人,那些贪污腐化的领导人。他们损害了改革政策在群众中的威信,败坏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文章指出,“中国迄今所取得的成就恰恰证明,实行改革之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群众坚定不移地得出了下述正确结论,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不久前在一次调查中主张继续进行改革、以改革的手段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那些工人、农民和大学生也是这样看的,也就是说,从中国未来的角度说,占人口大多数的青年人支持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对他们自己、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坏处。
文章最后说,“今年将是中国进行总结和巩固改革成果的时期,这个时期也可能会延续到明年,但是就改革的地位和作用而言,中国领导人坚定地认为,第一位的仍然是改革,经济的发展和发展的速度应服从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