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妙舞婆娑春长在——访新增补的全国政协委员陈爱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6
第5版()
专栏:

妙舞婆娑春长在
——访新增补的全国政协委员陈爱莲
本报记者 柏生
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刚风尘仆仆地从老山前线慰问演出归来,就匆忙赶到六届政协大会去参加会议。
坐在会场上,陈爱莲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自己从一个在大街上拾垃圾的穷孩子,一个孤儿院的孤儿,在党的培养教育关怀下,成长为一名舞蹈演员所走过的道路,真是百感交集。在老山前线演出时,她就已从报纸上看到了政协大会开会的情况,邓颖超主席的讲话和赵紫阳总理的报告讲到的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深深地记在她的心上。
在春光融融的一天,我访问了她。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从老山慰问演出谈起来。她爽朗地对我说:“这次去老山前线慰问,我一直上到老山主峰为战士演出,我向战士们学习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战士们的高尚情怀,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要把老山前线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带给我们文艺界的朋友们,激发我们文艺界的朋友,在当前改革的洪流中,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进行文艺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稍稍沉思了片刻,陈爱莲又激动地说:“我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就以舞蹈来说吧!我国的古典舞蹈优美、华丽、柔韧、灵活,千姿百态,世界各国的许多舞蹈家,都盛赞我们的舞蹈艺术具有东方美的特色,中国的古典风格和韵律,独树一帜。不少国家派人来学习,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对整理、发掘我国古典舞蹈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很不够。我认为,认真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古典舞蹈艺术,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我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努力开创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舞蹈艺术,为培养一代青年演员学习我国古典民族舞蹈做出贡献。
面目清秀,身材窈窕,体态轻盈的陈爱莲,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看上去还那么年轻,陈爱莲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舞蹈家,她生命的光辉大部分是闪烁在舞台上的。她父母早亡,十二岁从上海一家孤儿院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两年后,进入北京舞蹈学校深造,1959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她在当年出科的节目《鱼美人》的演出中,充分显露出她的舞蹈表演艺术才华。现在她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主要演员。
早在1962年,她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春江花月夜》舞蹈,荣获四枚金质奖章,为祖国争得了很大荣誉。
凡是看过陈爱莲舞蹈表演的人,都深深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她的舞蹈动作,具有柔美和圆润的流动感,人物性格表现细腻鲜明,既形似,又神似。她说:“每一个新角色的创造,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人物的诞生,都要经过“十月怀胎”的辛苦。”怪不得陈爱莲每次出国访问演出,场场爆满,外国观众称她是“东方舞蹈女神”!
正当她的舞蹈艺术创造才华达到旺盛时期,十年浩劫降临在她的身上。首先她那事业上、生活上的伴侣,才华横溢的优秀舞蹈演员杨宗光在“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身边留给她的是个三岁的女儿。她被迫到农村劳动的三年中,无论寒冬腊月,酷暑三伏,从不间断练功。
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的春天来到了。陈爱莲的舞蹈艺术的黄金时代回来了。她为了恢复舞蹈艺术的青春,废寝忘食,发奋练功。1979年,她主演的舞剧《文成公主》又荣获国庆三十年献礼表演一等奖。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独舞、双人舞比赛中,她表演的《霓裳羽衣舞》荣获特邀舞蹈家优秀表演奖。同年,她以拚搏精神,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个人舞蹈晚会,挥洒自如地运用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外民间舞和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进行了演出,受到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高度评价。1981年,陈爱莲舞蹈晚会荣获文化部直属院团调演表演一等奖。同年,她在舞剧《红楼梦》中扮演的林黛玉获得了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高度评价。1984年,陈爱莲自己任总导演,并主演了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荣获广东艺术节一等奖。
陈爱莲满怀激情地说,“一个人生命有限,但艺术是无止境的。今后我要在文艺改革上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多多出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