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商洛农民的心里话——访全国人大代表王世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6
第5版()
专栏:

商洛农民的心里话
——访全国人大代表王世珍
本报记者 孟西安
记者同志,你来采访俺?俺这个山窝窝里来的农民,笨嘴笨舌的,怕说不出个什么道道。不过,听了赵紫阳总理的“七五”计划报告,这几天思前想后,满肚子的话直想往外冒。
今年俺六十二岁,1958年入党,经的见的也不算少。前些年,俺家人多娃小,日子过得凄惶。从1980年开始,俺搞多种经营,带领娃们办起了家庭面粉加工厂,随后又办起了机械零件加工厂,短短几年,赚了二万来元,盖了八间新房,人称俺“冒富大叔”。我富了,就帮助几家特贫户干木匠活,办豆腐坊,他们也走上了致富路。
来京开会前,俺思量:当人民代表,就要当好人民的口舌和党的耳目。年跟前,俺揣上笔记本,蹬上“飞鸽”车,到棣华、南沟等村做调查;春节一过,又翻山越岭,蹬车五百来里,到丹凤、商南县十多个村镇去走访。每到一地,乡亲们烧起热土炕,点起疙瘩火,一谈就是大半夜。农民说,今年春节年气重,鞭炮响,狮子龙灯比往年耍的欢;都夸现在是“国正天心顺,政策暖人心”!当然,高兴中也有不满意,大伙还提了不少建议和批评:农民负担太重,化肥价实在太贵,乱占宅基地已经成风,上头快派“包公”来解决问题。
来到北京城,走进大会堂,嘿,灯光耀眼明!赵紫阳总理满面红光,一口气讲了两个多钟头。俺越听,心里越高兴。赵总理讲“六五”成绩,摆存在问题,那可是“石臼碰磨扇——实(石)打实(石)”!单拿俺商洛山区来说吧,前些年,只因政策不对头,家家穷得叮当响。“进了穷山沟,两眼泪直流,踏的是石头,吃的是芋头”。那时兴“阶级斗争”,吃“大锅饭”。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下子把陈章旧规翻了个个,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短短几年,俺这穷山沟起了大变化:除了边远山区农户还穷外,川道里可以说是“粮满仓,人换装,土墙换砖墙,平房变楼房”。过去穷,“贼来不怕,客来怕”,现在富,“宴席好摆,客难请”,城里人还讲究“减肥”呢!党的富民政策就是救民政策呀!赵总理说,从今往后,还要把改革放在头里,“改革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话真说到俺心窝窝里了。
开会那天,俺两眼直往台上瞅。记者同志,你猜我瞅啥哩?我瞅邓小平同志。为啥?因为农民们捎话,让我看看他老人家。真不巧,他没来!当时俺心里直嘀咕:这么重要的会,他该来呀,可转眼一看,台上赵总理精神饱满,老同志个个精神焕发,一批中青年领导精力旺盛,真有朝气!我心中猛然一热:嘿!咱中央新老领导接上茬了,政策能联系下去了!当晚看电视,得知邓小平会前在大会堂接见了外宾,身体可结实呢,我打心眼里高兴!
记者同志,俺虽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觉得心里实在多了。回去以后,我要把“七五”计划讲给农民听,让大伙看到将来的好光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