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献身“七五” 开拓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6
第5版()
专栏:

献身“七五” 开拓前进
本报记者 欧庆林
阳春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正在北京紧张地商议国家大事。
夜幕降临,代表和委员们的下榻处灯光通明。在人大解放军代表团里,有一位代表令大家十分牵挂。他叫杨果凡,是沈阳军区总医院外五科主任,全军著名的整形专家。3月26日,经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了肺癌,不能再继续参加会议,当晚,他离开北京的时候,还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审议赵总理的报告提了两条意见。他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说:“大家不用惦记。我在有生之年,要再为‘七五’拚搏,为‘七五’献身。”
杨果凡已经为“六五”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有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和二等奖。已经被国外选用的、被称为“中国皮瓣”的“前背游离皮瓣治疗面颌部烧伤”技术,就是他与同伴们的心血结晶。这位一心解除病人痛苦的军医,在自己生病的时刻,仍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记者去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的林学家吴中伦和高级工程师邓先诚,从他们身上又一次感受到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的热情。两个人一位年过古稀,一位年近古稀,却依然雄心勃勃。吴老两年前曾不顾高龄,深入西藏原始密林。他与我笑谈蒲松龄写过的名句:“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借此来比喻充满信心前进的祖国,也借此来激励自己余年不辍不堕。他说:“我还要把没跑过的林区跑完,认真作些专题调查。”邓先诚长年为把科技成果用于生产实际而绞尽脑汁,去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爽朗地告诉我:“我是民革成员,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我盼望在‘七五’去台湾与亲人相见,在台湾的讲台上介绍我的论文。”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在小组讨论会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置身于群众之中,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有着真切的感受。在安徽省人大代表团,凤阳县原县委书记陈庭元说,当初凤阳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阻力来自四面八方,甚至有人说我们是倒退。我们顶住了压力,咬着牙干,结果七年迈出七大步,改革成功了。“七五”期间,要在深入改革中,奠定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遇到困难和阻力怎么办?要以当初进行农村改革的劲头坚持下去。
“六五”计划的完成靠改革,“七五”计划的实现依然要靠改革。对于这一点,代表和委员们肯定无疑,也确信无疑。在审议和讨论赵总理报告时,大家实事求是地摆了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许多同志说,改革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能简单地把改革看成会给所有人迅速带来同等利益,只要利大于弊,利在全局,利在长远的事,就应坚决去改。
“两会”期间,记者看到许多担任省、市领导职务的人大代表比别人更忙。他们抓紧时间安排“七五”第一年的工作。人大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告诉我:他已经来北京开了三次人代会了,年年都有压力,今年的压力更大。云南要在“七五”期间赶上来,必须拿出比其他省更大的劲头和本事。方针、目标已经明确,就看我们怎么去干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曾出现“三个盛世”,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之治”。其实,历史的“盛世”与今天的繁荣是无法比拟的——“七五”计划的实现,繁荣富强的神州大地,将会以更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来自港澳地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特别坚信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