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动力与前提——美国的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6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动力与前提
——美国的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
卢继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科学技术许多重要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头号经济科技强国。然而,在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时,这里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和荒野。十六世纪末,英国人踏入北美,美国这块领土遂沦为英国殖民地,经济十分落后,连铁钉也全靠从英国进口。十八世纪后期美国获得独立后,只经过了短短的三四百年,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科学技术便奇迹般地跃居于世界前列,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技术水平都赶上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从此,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转移到美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以极为优越的经济条件作为动力与前提的。在第二次大战中,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日本都遭到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损失,而美国参战较晚,它的国土又远离战火,于是它的军需工业得以飞速发展,并带动整个经济急剧增长。到了1944年,美国的钢、煤、发电量、汽车、石油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遥遥领先。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工业生产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
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这时,美国增加科研投资,从1776年独立到1919年的一百四十三年间,用于科研的全部资金大约只有十亿美元。而在1955至1970年间,已由每年的一百零一点四亿美元增加到每年二百八十五点一亿美元,后者为日本、西德、法国和英国科研费用总和的一点八倍。
我们知道,人才和资金是科学技术腾飞的翅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设备日益复杂化,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美国在这方面可谓倾注巨力。例如,历时十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费高达二百五十亿美元,投入人力四十万,这项计划终于取得成功。经济实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谁能为科学技术提供物质基础,谁的科学技术就能腾飞。
美国还有国内市场优势。它的国内市场比西欧各国、日本的市场容量大。市场成了科技发展的刺激剂。同时,美国国内和国际间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力量。战后,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人深深感到,提高商品竞争能力,必须靠科学技术。七十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加紧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尖端技术,从而在尖端技术和基础科学方面保持了领先地位。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成功创举,为振兴美国经济起了重大作用。在这里,科学技术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
美国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所以,它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方面比较协调,保证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发展。工业企业的科技力量在科技中起主力军的作用,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主要在企业进行。这使得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是一种最重要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
战后,美国各大公司都建立了大规模的科研和技术情报机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1980年,美国从事研究和发展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六十五点九万人,其中70%以上(约四十六点五万人)是在工业企业中。1980年美国全国研究和发展费为六百一十一亿美元,其中工业企业耗用的占70%,即四百二十七点五亿美元。高等院校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从资金来看,美国全国科技研究和发展费用中,应用研究和发展工作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
美国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作用,不仅在工业方面,而且在农业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由于农业应用了科研成就,尽管美国农业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但农产品的出口却是美国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收入,占其出口总值的20%。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的杠杆,那么经济便是这个杠杆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杠杆是无从发挥作用的。美国的成功正是充分发挥了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作用,注重发展应用科学,使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