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就治淮第一期工程及淮河防汛问题水利部傅作义部长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7-19
第1版()
专栏:

  就治淮第一期工程及淮河防汛问题水利部傅作义部长答记者问
【新华社十八日讯】今年治淮工程中的关键性的工程,控制淮河干流洪水的润河集分水闸工程,可望于本月二十日全部完工,至此,第一期治淮工程即告完成。现在淮河已入汛期,全部工程即将受到今年洪水的考验。新华社记者为此特就这一工程的情况和今年淮河防汛中应注意的问题,访问中央水利部傅作义部长。傅部长对记者的问题答复如下:
问:治淮的第一期工程即将基本完成,请告这一期工程有那些主要收获和经验?第一期工程在整个根治淮河工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如何?第一期工程的进行与完工,对于淮河两岸人民战胜灾患已经起的和将要起的效益如何?
答:由于毛主席对于人民的热爱,治淮工程在一九五○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以后就立即开始进行。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在一九五一年便要避免再度发生这样严重的水灾,一九五一年春季便要能够保证麦收。当时有许多人抱着极大的怀疑,认为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短促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因为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干部及全体民工的积极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这一工程现在即将胜利地完成了。在工程进行当中,动员民工人数最多时达二百二十万人;为赶运粮食和工程所需的物料,只皖北一区即动员各种船只达八千三百十四艘,车辆七千四百三十八辆。参加组织动员、工程领导和查勘测量的行政和技术干部共三万人。这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的经验,都是很宝贵的。尤其是建筑洪河上游的石漫滩水库和淮河中游润河集巨大的分水闸工程的成功,在目前我国还缺乏这类经验的情况下,对全国水利工程界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治淮工程的计划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着灌溉、航运等多目标的流域开发计划。周总理指示要在五年以内完全免除淮河的水患,现在估计,仅就防洪工程而言,时间可能稍为提早。今年完成的第一期工程,则是防洪工程中的一部分。当然,在这些工程的规划中已经照顾到将来举办灌溉和航运工程的需要。
关于治淮工程的效益,可以分成几方面来说。首先就救灾方面来说,因为治淮工程在一九五○年大水之后立即开始,并且是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的,再配合上当地人民政府领导的生产救灾运动,淮河流域受灾的群众已经完全度过了灾荒,实现了中央人民政府“不许饿死一人”的号召。其次就保证麦收的任务来说,今年淮河流域的小麦已经全部丰收。其原因除去今年淮河流域春雨不十分大以外,主要的原因是去年秋季淮河流域各地都进行了排水抢种的工作,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又进行了淮河支流的疏浚工程和部分地区的沟洫工程。至于对第一期工程的防洪效益的估计,在上中下游统筹兼顾的原则下,上游方面,主要是作蓄水工程,但完成全部蓄水库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为了照顾中下游,今年对于上游河道的整理也还不能放手进行,所以今夏如果遇到一九五○年同样的洪水时,河南的水灾可以减轻,但是问题还未得到基本的解决。中游皖北方面,今年的工程是蓄泄兼施。除去在霍邱城西湖一带蓄洪七十二亿多立方公尺以外,还做了些疏浚工程,估计可以做到“小雨免灾,大雨减灾”。如果遇到一九五○年同样的洪水,皖北颍河以东、浍河以西,以及淮河北岸的广大地区,淮河干河及支河的堤防可以保证不溃决。这带地区的内涝问题也已得到部分解决,可以保证麦、秋两收。蚌埠市区和淮南煤矿所在的区域也可保证遇一九五○年同样洪水时不致成灾。至于淮河南岸与山区之间的狭长地带,如遇特大洪水时,还须用以调节淮河干流水量;浍河以东的淮河北岸地区,由于淮河支流与这带地区的内水排泄问题,今年还没有完全解决,上两个地区如果遇到一九五○年同样的洪水,还可能发生灾害。不过由于上中游蓄水的关系,水灾一定可以减轻。下游方面,淮河洪水经过上中游的控制拦蓄以后,今年如遇一九五○年同样的洪水时,估计中渡(淮水出洪泽湖入高宝湖的口子)的最大流量,可不超过八千五百秒立方公尺,同时运河的堤防在今春已经大力整修过,故今夏苏北可以保证安全。不过,为了应付万一发生意料之外的恶劣情况,例如长江与淮河同时发生非常大的洪水,淮河受江水顶托(这是几十年不一遇的特殊情况)等,也可能开放里运河归海坝。
问:目前淮河已届汛期,你认为那些问题是所有治淮工程人员和沿淮地区的人民应该特别注意的?
答:今年淮河方面,已经成立了流域性的统一领导防汛工作的机构,以求统一掌握水情,并统一掌握管理沿河的蓄洪湖泊和涵闸工程。至于沿河堤防的防守,则仍由各省区负责,以加强地方行政机关对于防汛的领导。至于今年防汛应该注意的事情,我认为:第一,是淮河防御和调节洪水的设施比较复杂,非一般单纯筑堤防水的工程可比,所以上中下游紧密联系,统一掌握湖泊水闸的蓄泄操纵是最重要的事情。其次,沿河一千余公里的堤防,和五、六十处涵洞闸坝,都是今年新建或新加修整的工程,没有经过洪水考验,各级防汛组织必须高度警惕,依靠群众,严密防守。今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防汛指示,号召各地首长负责加强汛前的检查工作,对于重要的工程,即使一般认为已很安全的,也要认真进行检查。中游润河集分水闸和上游水库工程,尤其要有曾经参加施工并能负相当责任的工程人员长期驻守,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够立刻修整。另外,汛期内的水文测验工作也非常重要。一方面掌握水情是防汛工作中争取主动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测量今年汛期的洪水,还可用以校正过去水文的记录和推算,对于决定将来的工程计划,有很重要的意义。
问:请谈谈你这次视察治淮工程的观感。
答:我在今年四五月间到淮河视察,从上游山地到入江尾闾,考察了全部工程。最使我感动的有几件事情:首先是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政治觉悟的普遍提高,和他们对于共产党与人民政府的热烈拥护。这不但是治淮工程所以能够迅速完成的主要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利基础。其次是各级人民政府工作干部在群众当中坚强无比的领导作用。许多行政干部从去年抢救水灾起就参加了这一工作,不但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并且经过长期摸索,对水利业务也相当熟悉。第三是苏联专家的协助和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人员的迅速的进步。中央水利部苏联专家布可夫同志,曾参加全部治淮工程的规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并亲自主持了润河集分水闸的设计工作。我国技术人员认识到治淮工程的伟大与重要,并接受苏联先进的经验,也获得迅速的进步。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点感想,是毛主席伟大的决心,和英明的领导。毛主席的决心,坚定了淮河流域人民治淮度荒的信念。毛主席的决心,动员起全国有关部门拿出最大的力量支援治淮工程。毛主席的决心,使全体参加治淮的干部民工,忘餐废寝,为提高效率改进技术而斗争。尤其是由于长期封建统治的结果,淮河流域上中下游从来存在着难以调解的利害的矛盾,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上中下游密切合作,一切历史上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这一切,对于第一期治淮工程的胜利完成,和今后工作的继续前进,都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