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情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7
第8版()
专栏:大地

难忘的情谊
贺祥麟
第一个教师节早过去了,许多事情在我脑海里留下了美好回忆,难以忘怀。但是,更使我感动的,却是自己生活里的一段经历,它愈加使我感受到师生间纯真情谊之可贵。
话得从三十几年前说起,那时我在原广西大学任教,年龄只三十岁,比起班上某些大龄“弟子”,只大那么一丁点儿,上课时候我是“老师”,可一下课大家就成了朋友。1953年院系调整,这一班学生并入华南某校,毕业以后,他们劳燕纷飞,去到祖国各地工作,天南地北,不知所之。时光如流,一晃三十年过去。而今这些人究竟在哪里呢?经过“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他们都安然无恙吗?对这些故人近况,我了无所知,遥望蓝天,只能为他们祝福了。
前些日子,我忽然收到一封来自邻省某师范专科学校的信,竟是当年一位学生的手笔。这封远方来鸿,不仅文字典雅流畅,美丽得象篇散文诗,尤为难得的是信里洋溢着真情挚谊,沁人肺腑,一瓣心香,暖我胸怀。他说从友人处欣悉我的近况,思慕之情,难以描述,准备何时专程前来看我。我被他的诚挚深深感动,百忙之中赶复一书,表示随时欢迎他来。
没想到,不久后他当真来了。一日晚上九点多钟,门铃叮叮作响,我打开大门,看见一位陌生老人站在门口。我因不知来者何人,只好迟疑地问他:“您是——”。客人说:“×老师,我就是您的学生某某人。”我兴奋莫名,马上请他进来,不等他进屋,连忙先到里面客厅,为他准备茶水,以迎远客。旧雨重逢,倍极欢欣,我们畅叙别情,话匣子一经打开,便收不住,上下古今,无所不谈,顷刻之间满房子都是暖烘烘的,温馨如春。正谈话时,突然间大门口厅屋里传来小保姆的惊呼声:“快来啊,鸡飞了!”我还没清醒过来,客人已立即飞奔出去,只听见厅屋里鸡声喔喔,鸡翅扑扑,追赶叫嚷,众声杂鸣。他与小保姆通力协作,居然很快抓住了鸡,用绳子把它们捆得牢牢的,再也无法滋事作乱。这我才大梦初醒,知道了原来这位学生不远数百里用根竹竿给我挑了两只母鸡和一些其他土产来。
我问他准备住几天回去,没料到他说明天一早就走,赶回学校上课。我说:“那怎么能行呢?你得多住两天,咱们好好谈谈玩玩。”“不,老师,我工作很忙,这次专门来看老师,目的已达到了,我明天就走。”我说不行,“桂林山水甲天下,七星岩与解放初相比,已大不相同,你得看看。还有芦笛岩,是六十年代才发现的,至于漓江阳朔,更是风景绝佳。所有这些,都不可不看。”他回答说,要说游览风景,这些地方他全未去过,但这毕竟是次要的,可留待下次来时再说。这回是专程来探望老师的,明天一定得走。客人如此“顽固”,我简直无计可施。正惶急间,猛然想起一事,情急智生,我便对他说这两天刚巧有位好友来自北京,是一位造诣极深的著名学者,明天将与我同游兴安灵渠,何妨明日大家一同去玩。“你们学校难道不准备请这位×教授去讲学吗?你必须陪我们同去兴安,以便将来邀请他去你们那儿讲学,机会宝贵,千载难逢。更何况只多留一日,后天我保证放你回去。”就这样,我胜利了。次日,天高气青,风和日丽,我们数人一同驱车驰往兴安,灵渠秦堤、飞来石下、湘漓二江分水之处,豪兴郁浓,席地野餐,其乐融融。真不料我们师生,一别三十余载,竟能在此老当益壮之时,欢聚一处,重温旧谊,共度了如此幸福愉快之一日。
从谈话中,我又发现了一件叫我至为感动之事:原来,我的这位学生此次前来,长途汽车之后,乘的是火车慢车,车厢严重超员,拥挤不堪,整个八小时中,他未找到座位,一直是站着的。而且还要时刻照料那两只蠢蠢欲动的鸡子,这里面有多少劳累,多大辛苦?虽说是“学生”,实际上他比我这“老师”仅小三岁,今年已六十出头,几百里长途旅行,一路颠簸,如此劳顿、如此毅力、如此诚意,叫我衷心不安,既感且愧!
我一向不轻易受人馈赠,但这一次,他遍历艰辛、带来的两只鸡子和其他土产,我全部收下了。我知道,无论自己回赠他什么,与他的这一番深情挚谊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他走了,来去匆匆,在桂短短一日余,留下的是个深刻印记,镂刻在我的心版上。从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身上,我看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弥足珍贵的伟大传统的一个方面——尊师重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