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发展单科业余教育——访政协常委钱伟长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8
第5版()
专栏:

发展单科业余教育
——访政协常委钱伟长教授
本报记者 王友恭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多年来就教育方面的问题发表过很多很好的意见。去年4月,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他向记者畅谈了国家应增加教育经费的意见,整理发表后受到重视。这次政协会议刚开始,听说钱教授关于发展单科业余教育又有新想法,晚上,我来到政协委员下榻的宾馆找到了他。
钱教授说,现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一些人的工作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被“文化革命”耽搁了的人虽有做好工作的愿望,但缺乏做好工作的本领。为了填补这个“空当”,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开办业大、电大教育等。但是,当前的办法也有不足,一是所设专业少,不能满足社会五花八门的需要。二是学制长,一般都是二三年,有的还要长些,能上的人少。再就是,在“文凭风”影响下,有些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到一纸文凭。一些业余大学,说是业余,实为脱产,在许多单位中常常发生学习和工作的矛盾。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急着发问。
钱教授象他在课堂上讲课一样,在房间里一边踱步,一边说:“我正是为这事反复考虑了很长时间,提出一个可能比现在的业余教育更有效的办法:搞不给文凭、不脱产的单科业余教育。”
他说,这个办法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每次出国考察,我都特别留心这方面的情况。去年我到香港讲学时详细地考察了那儿的业余教育,感到他们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借鉴。
香港现有五六所大学,每个大学都设有校外进修部。每个进修部有四五十人,可以组织二三万个学生进行业余职业培训。这些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设有各种各样的单科进修班。这些进修班学制短,一般只有三四十个学时,集中教授一个单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来学习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人。他们有的是为学得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便于谋求职业,有的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些培训班的教师,一部分是大学里的教师,一部分是工厂、企业里的科技人员,还有一部分是退休人员。这些被聘任的教师,事先都要经过教育部门严格的资格审查。他们的讲课情况,还要接受学生的“民意测验”。培训班结束时,校方还要征询学生的意见,决定以后是否再聘任他们。讲课内容以传授实际工作经验为主,课堂多是租用中小学晚间不用的教室。学生入学也要经过一定审查,一个专业够三十个人方才开班。每个人大约要拿出月工资的十分之一交学费。学校把这些钱的一部分作为教师的讲课费,一部分用作讲义费,一部分作为租用教室的费用,整个儿不要花国家一分钱。学生听完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三方有资格参加结业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明书。这种培训办法还和整个社会的人事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某个行业招聘,就从众多手持结业证明书的人中进行挑选。同样是商店售货员,经过培训,能用外语和顾客对话的工资高些;同样是会计,会使用微机的,工资应与不会使用微机的有所区别。这样做的结果,形成了整个社会抓紧业余学习、工作讲究质量的良好风气。目前,全香港每天晚上有数万人参加这样的业余学习。
谈话临结束时,钱教授兴致勃勃地说,办这样的教育,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也能满足每一个要求学习者的愿望,不要国家出钱,还能形成好的风气。总之,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建议先选择一两个城市试行,要求是这个城市的领导对这种办法已有一定的认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