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次重温传统的活动——科威特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9
第6版()
专栏:

一次重温传统的活动
——科威特纪行之三
人民日报代表团
独立日(2月25日)前夕,历时一个半月的庆祝活动进入了高潮。在新闻部印发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节目单中,外国来访者不约而同地选中其中一项:贝都因人生活实况展览。
早饭后,两辆大轿车载着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记者向沙漠中的目的地驶去。车内空气活跃,大家对有关贝都因人的一切都饶有兴味。贝都因人散居于阿拉伯半岛和北非沙漠地区,在阿拉伯语中,“贝都因”意为“住帐篷的游牧民”。他们一旦住进城市或定居务农,便不再称为贝都因人。在科威特和海湾其他产油国中,如今过着现代城市生活的许多人都是贝都因人的后裔,有的自身曾经就是贝都因人。这些在沙漠中长期飘泊使外界连人数也弄不清的游牧者,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戏剧性的历史变迁在世界上颇有名气。
经过约三十公里的行程,贝都因人社会生活的舞台展现在我们面前。广袤无垠的大漠,辽远澄碧的高天,稀疏低矮的刺草,被旋风卷起的游动的黄色沙柱,引起人们无限的邈思遐想。
这时,一队由上百头骆驼组成的驼群缓缓经过临时搭成的看台前。这些“沙漠之舟”身姿雄健,披红挂绿,有的背脊上驮载着折起的帐篷、家庭什物、羊羔鸡仔以及老人和儿童,再现了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的情景;有的驼峰上端坐着手执长枪、刀剑的骑士,这样的沙漠之旅曾经世世代代御疆守土。随后是饶有乡土气息的赛骆驼。十几个青少年骑在无鞍驼背上,或用手猛击驼头,或用双脚狠踢驼腹,你追我赶,大声呼叫。娴熟的骑术和奋勇争先的气概,在观众中激起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声。
观众很多,大都是专程赶来的城里人。“要不是受活动场地的限制,到这里来的人要多得多。”一位新闻部的陪同官员向我们解释。他还介绍,科威特人有到沙漠宿营度假的习俗。每年2、3月份都要出现“倾城出动去沙漠”的热闹景象。这时节,载着男女老少和帐篷、铺盖、淡水、食品的各式轿车,争先恐后,涌向沙漠,人们通常在那里住上几天或数周。有工作的白天照常去城市上班,其他人留在帐篷里。夜晚,全家尽情体味沙漠生活的乐趣。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谈古论今,跳舞唱歌。科威特人喜爱这类活动,因为这不仅可以消遣娱乐,而且能体会先辈往昔的生活,从艰难创业和自强不息的传统中汲取力量。十八世纪初叶,住在阿拉伯半岛的萨巴赫家族为躲酷旱,赶着牛羊骆驼到处寻觅牧场,在科威特地方发现了一脉淡水,便住了下来。科威特的近代史从此开始。后来,因水草有限,有些人改行捕捞珍珠和从事海上贸易。科威特人至今认为自己是游牧民的子孙,自己的根在沙漠。
越过一个平缓的沙丘,我们看到了为国庆活动而再现的贝都因人的生活情景。十几顶帐篷,组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帐篷由麻布和毡皮连缀而成,四角由一米来长的木棍支起,中间撑以较长的木柱。每个帐篷面积十多平方米,无窗,背风向阳的一面敞开着。男人外出放牧和做别的活计,帐内全是黑纱罩面的妇女。有用羊毛搓线织毯的,有在三块石头支起的灶上作饭的,有从状似保健氧气袋的羊皮囊中取水煮薄荷茶的。对贝都因人来说,水如同氧气一样珍贵。由于淡水严重缺乏,过去他们不得不赶着毛驴,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夏台阿拉伯河用羊皮水囊运水。直到三四十年前,运水用的黑褐色羊皮袋还是每个家庭的不可或缺之物。
不远处,几个贝都因人壮汉正喊着号子作打井表演。科威特地下淡水资源极少,水位又深,打井劳动虽十分艰辛,得到的回报却往往是含盐度很高的咸水,或者毫无用途,或者只能勉强供牲畜饮用。在与严酷的大自然的抗争中,贝都因人一代又一代顽强奋发,执著追求,造就了刚毅不屈的性格。
人们带着种种观感,踏上归途。两万多美元的年人均国民收入,使科威特成为世界富豪。但富有富的问题。科威特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富裕可能和已经带来的弊病,采取种种方式,让国人不忘国家贫穷的过去,发扬前人艰苦创业的传统,杜骄防奢,砥励进取精神。“贝都因人生活实况展览”使我们对科威特政府远见卓识之举有了切身感受。(附图片)
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骆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