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希腊大力提倡国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0
第6版()
专栏:

希腊大力提倡国货
周锡生
“从1986年5月13日起,全国各地所有商店、餐馆的招牌和公共场所的广告牌,必须一律用希腊文书写,外文只能作为一种陪衬。”这是希腊政府最近为提倡国货、减少进口而作出的一项规定。
目前,从希腊首都雅典到各中小城镇,都在采取行动,有的商店和公共场所已经换上了用希腊文书写的新招牌和新广告牌,有的正在更换。政府还准备在5月中旬派人到各地巡视,如发现有拒不执行上述规定的商店和广告公司,则将采取罚款甚至勒令关闭等强行措施。
一个时期来,希腊有些商人,为了招徕顾客,竞相挂起外文招牌。许多商品明明是希腊货,却非要用英文、法文、日文或阿拉伯文书写,使得不懂外文的本国顾客莫明其妙,外国顾客啼笑皆非。与此同时,外文广告满天飞,见之于公共场所和高大建筑,产生了轻视国货的不良社会效果。在雅典的商店里,从日本的电器、法国的化妆品、意大利的时装,到英国的瓷器、伊朗的地毯、美国的香烟,琳琅满目,甚至可以看到进口的火柴。这种风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希腊进口大量增加,影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据希腊官方公布的最新统计材料,希腊的进口在前几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了8.3%,而同期的出口却下降了2.4%,进口额为出口额的一倍多。加上去年无形贸易收入略有下降,希腊去年的国际收支赤字猛增到三十二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近55%。这一严重情况,引起了希腊许多有识之士的忧虑和不安。他们严肃地提出,希腊是一个文明古国,商店的招牌和公共场所的广告牌为什么都要用外交书写,许多产品希腊本国可以生产为什么还要进口?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希腊政府同一些民间组织从去年开始发起了一场提倡国货运动。办法是大幅度提高外国产品、特别是一些高档品的价格,适当降低本国产品的价格。政府还规定,在每年夏冬两季的季末,全国各地所有商店的希腊产品一律降价出售,降价幅度视商品的具体情况从10%到60%,降价期限为十天至二十天,如果买卖兴旺,还可延长到三十至四十天。据希腊电视台报道,在今冬的降价时间里,国货出现了少见的畅销,而昂贵的外国货却很少有人问津。
最近,希腊出现一个名叫“提倡希腊产品协会”的组织。它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各地进行广泛宣传,号召人们优先考虑国货。目前,这个组织正在同希腊国家广播电视二台合作,拍摄介绍本国产品的系列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