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顾委委员甘渭汉同志在京逝世 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的遗体告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1
第4版()
专栏:

  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顾委委员甘渭汉同志在京逝世
  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的遗体告别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天下午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向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甘渭汉同志遗体告别。
甘渭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4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甘渭汉同志病重期间,胡耀邦、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秦基伟、王平、李德生、肖克、段君毅、耿飚、廖汉生、洪学智等前往医院看望。宋任穷同志打电话表示慰问。
甘渭汉同志的遗体静卧在翠柏鲜花丛中。告别厅里摆放着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送的花圈。
叶剑英、刘伯承也送了花圈。
今天向甘渭汉同志遗体告别的还有万里、习仲勋、田纪云、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姚依林、陈丕显、王兆国、薄一波、王平、王首道、伍修权、刘澜涛、李德生、肖克、宋时轮、陈锡联、段君毅、耿飚、王鹤寿、韩光、彭冲、王任重、叶飞、廖汉生、张爱萍、郑天翔、杨易辰、杨静仁、康克清、杨成武、陈再道、吕正操、邓兆祥、马文瑞等,以及人民解放军各总部、驻京部队各大单位的负责同志和甘渭汉同志在京的生前友好五百多人。
送花圈的还有中共中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军委,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央组织部,国防部,解放军各总部,中央军委纪委,沈阳军区,成都军区,湖南省和平江县领导机关等。
甘渭汉同志1908年8月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为我军的领导干部,历任湘鄂赣红五军六团政委、红八军团组织部长、红三军团十三团政治处主任、军委后方政治部组织部长、红二十九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8月红军主力东渡后,瓦窑堡被围,他奉周恩来副主席“速解重围”之命,率部驰援,化险为夷,为保卫留守陕北的中央机关安全作出了贡献。在历次战斗中,他英勇顽强,身先士卒,曾两次身负重伤。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二团政委、三八五旅政委等职。在党中央领导和留守兵团直接指挥下,他率部戍边,守卫延安北大门,指挥和参加了肃清匪患、反磨擦等战斗,为巩固边区的稳定与安宁,保卫党中央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十四纵队政委、七十军政委等职。他率部转战豫北,先后为解放豫北广大地区,保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配合第四野战军南下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甘渭汉同志历任二十兵团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干部部长、副政委。1956年后,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这期间,他在中央军委和彭德怀、罗荣桓同志领导下,为建设志愿军后备干部基地,参与和组织制定我军正规化的干部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66年2月,他任成都军区第四政委。“文化大革命”中,他十分憎恨和反对林彪一伙分裂军队篡党夺权的阴谋,遭受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他1972年10月恢复工作,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政委。他旗帜鲜明,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他1977年11月任沈阳军区第二政委,1980年初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纪委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同沈阳军区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组织所属部队率先在军内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机构的重新建立,为全军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建立和党风党纪的建设,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
甘渭汉同志曾被选为党的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甘渭汉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我军干部队伍和党风建设,奋斗了六十个春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具有很高的党性修养,经受过各种复杂斗争的考验,表现了忠于党、忠于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高风亮节。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