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衡阳养殖业从副业升为主业 去年全县养殖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近百分之三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2
第4版()
专栏:

  衡阳养殖业从副业升为主业
 去年全县养殖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近百分之三十
本报讯 湖南衡阳县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去年由23.8%上升到29.8%,成为仅次于种植业的主业。这是衡阳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提出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一条龙的产业主体结构,并把发展猪、鱼、禽作为突破口来抓的结果。
产业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去年该县人均从养殖业获得收入一百七十七元,比上年净增七十六点九元;在去年全县人均增加的九十元收入中,来自养殖业的占到85.4%。养殖业的发展还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去年全县养殖业提供税源一百七十五万元,占全县税收11.1%;仅畜禽屠宰、加工、销售、储运,就增加八千多人就业;为轻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皮毛等原料,促进了饲料、食品等加工业的发展;养殖业向种植业大量输送的优质有机肥,效益更为显著,据初步统计,按出栏生猪计算,全县去年增加猪粪一百一十多万吨,价值一千一百多万元。
衡阳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养殖业的领导和服务工作。去年,除畜牧业屠宰税收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畜牧生产外,还投资五十万元发展瘦肉型猪,出栏生猪的杂交面达85%。国营、集体和个体多方集资增强配合饲料生产能力,添置了加工机械一百七十多台,生产配合饲料三万一千多吨,从县外购进饲料一万五千多吨,还购进八千多吨原料和提供饲料配方,帮助农户自己加工饲料一万二千多吨。用配合饲料饲养的生猪去年达到二十四万多头。为及时防治畜禽疫病,全县建立了九十二个区镇乡畜牧兽医站,现拥有四百四十多人的专业防治队伍,普遍推行了畜禽疫病防治承包责任制。
这些措施的实行,提高了养殖业产品质量,缩短了饲养周期,专业化、社会化也有了发展。由于生猪品质好,去年全县销往县外的生猪达二十多万头。
在今年发展养殖业的部署中,县委、县政府又重点抓了瘦肉型生猪基地建设和饲料工业建设,现在正从设备、技术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以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工作。全县瘦肉型生猪基地乡镇由二十五个增加到四十个,力争两年内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三元杂交猪。对扩大饲料生产能力也作了安排,县财政为此将投资十万元。预计,今年衡阳县的养殖业还要持续发展,生猪饲养量可达九十万头,增加7%,家禽六百七十万只,增加11%。
(袁定乾 刘金桐 刘放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