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千里协作情谊长——蚌埠市和昭通地区协作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2
第4版()
专栏:

  千里协作情谊长
  ——蚌埠市和昭通地区协作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陈宝善
3月初的一天,云南昭通地区一艘满载农产品的船,驶过金沙江,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安徽省蚌埠市协作办公室的同志得知消息,喜悦和激动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这艘船装载的不只是数十吨协作物资,还有比这些物资更重要的协作风格!
蚌埠市是个食品、轻工业城市,但缺乏某些生产原料。昭通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却缺乏资金和技术。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了横向协作协议。其中之一是,昭通地区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后,供应蚌埠烟厂一部分超产烟叶;蚌埠按每担不同等级烟叶,提供对方一定的生产扶持金,合同为期五年。数月后,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有的地方以高于蚌埠市给的生产扶持金,并额外补助其他物资,来买昭通超产烟叶。有人猜想:昭通地区可能见谁给的钱多和谁做生意;蚌埠市会说白纸已经写成黑字,不能让步。咋办?
然而,昭通地区领导说,搞经济协作,既要谋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又不能斤斤计较,唯利是图。虽然别的地方出高价,我们也不能见钱眼开,要守信用,讲信誉,坚持履行合同。蚌埠市领导得知对方吃了点亏,市委负责人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协作,决不能学旧商人的一套,把自己利益建筑在别人吃亏的基础上,要互相得益,共同富裕。况且昭通是边远贫困山区,我们工业好点的城市,有责任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在干部中一讲,大家赞成给以合理补偿。有的同志建议通过技术上的帮助,来弥补昭通在烟叶协作上的损失。
诚心换诚心,协作情谊长。昭通地区听说蚌埠烟厂和毛纺厂还缺少原料,刚刚欢度过春节,他们就把一船协作物资送往淮河之滨的蚌埠市。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