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普通人身上的照人光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5
第5版()
专栏:先锋谱

  普通人身上的照人光彩
义利之间,舍利取义。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劳动人民这一传统的美德,在河南省鹤壁市郊区大胡村第九村民小组组长郭二生身上又闪射出照人的光彩。
先从1983年秋季的那件事说起。那时,当地开始实行土地承包。人们见郭二生年纪轻,手艺好,便纷纷议论:“要说交红运的还数二生。”郭二生心里也不平静:“那些有病、缺劳力的困难户怎么办?”果然,“困难户”陆续登门了。
首先登门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叫王换梅,一家八口,仅有的一个劳动力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她一进门就对二生说:“大婶要拖累你了,分开地俺得跟着你!”
接着,李太生来了。李太生是个“老病号”,两年之内先后死了长子和老伴,剩下的是守寡的儿媳和几个还不懂事的孙子。六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这个老人身上。李太生流着眼泪央求:“俺粘也得粘着你!”郭二生对他们说:“既然大家信得过,我就牵个头儿。”
大胡村人均三分地,仅抓粮食生产是难以脱贫的。正当郭二生为大伙找致富门路的时候,本村一位在市化工厂工作的老工人李合群提供一条信息:某橡胶助剂为市场急需,可以大力生产。郭二生筹集起八十万元的资金兴建化工厂。
正在这时,李太生经当地医生诊断患了食道癌。郭二生把厂里的事急忙安排了一下,就跑到李太生家里:“走!我送你到外地去看病。”他找来一辆汽车,拉上李太生到安阳肿瘤医院确诊,又带李太生到林县人民医院做了手术。李太生出院后,郭二生让他在自己经办的化工厂里当门卫。工厂建成后,第九村民小组适龄男女都当上了工人。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多了,日子一天天富起来。
去年,有两个外地人提出承包郭二生经办的合作化工厂。他们对郭二生说:“现在你每年收入两千元。我们承包化工厂后,算你入了一股。你就是在家里躺着,也让你每年收入两万元!”郭二生想,化工厂交给他们后,我自己是多得了一些,但村里大多数人却要减少收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对郭二生做出的贡献,大胡村第九村民小组的农民心里有数。经大家推选,郭二生当上了市里的劳动模范。最近,郭二生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延锡 金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