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论“兼而有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6
第8版()
专栏:

论“兼而有之”
  卢杨村
我们的祖先在吃的问题上的确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比方说,“君子食无求饱”,不要吃到饱和的程度,因为嘴里满足了,胃里就多余了,一到饱和,还消化得了么?所以美食家并不唯多是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是主张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把一切好东西一齐吞下去。
世间事物分门别类,错综复杂,究竟是兼得好,还是不兼妙,不可一概而论。梅兰芳擅长青衣而又兼工刀马旦,如果他不兼,有些精采表演我们也就欣赏不到了。这样看来,还是兼的好。但是,当艺术和民族大义发生矛盾时,梅先生却毅然蓄须明志。胡须是要破坏艺术的;然而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赞叹:梅兰芳有骨气!这样看来,又是不兼的妙。在当年沦陷的京沪等地倒戈者有之,投靠者有之,这极少数人也很兼了一阵子。身为炎黄子孙而兼充日本侵略者的高官,不过这是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一种不光彩的选择。有选择必然有取舍。他们取得的无非是眼皮下一点浅薄的富贵,而舍去的却是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人格、国格。得耶?失耶?利耶?弊耶?历史已作了结论。
从前有一位齐国姑娘,年龄大了,女大当嫁。她的东邻很富裕,可惜富家之子人品丑陋;西邻家境贫寒,但年轻人却是仪表堂堂。母亲左右为难,便对女儿说道:“两家各有长短,你愿去东家,就露出左手,愿往西家,就露出右手,自个儿拿主意吧。”不料姑娘一下子把两只手都露了出来,当妈的愕然:“你这是啥意思?”“那有什么奇怪的。东家有钱,我到东家吃饭,西家的小伙漂亮,我就到西家睡觉呗!”
这故事叫做齐女两袒,东食西宿。在很多情况下,利弊的事很难一刀切,优越性往往不是集中在一边,而是分散在两头。所以美中不足的事很多:有权的,不一定有利;有官衔的,不一定有学衔;有地位的,不一定有名声。单表这最后一桩:辛辛苦苦,默默无闻,经年累月,从不亮相,如无吃苦在前、自我牺牲的精神,怎能做到?虽说有的地位实实在在,毕竟言之无名,总是少了一点什么。何况有人认为老黄牛、愚公已经落后、过时,所以更使人不安心于无名无利的工作。有一种官而兼商,这一边作官,那一边兼个董事,当官掌权,做买卖谋利。权,我所欲也,利,亦我所欲也,反正东食而西宿,两家的便宜我都要。这样的兼得最后是兼失。因为中国毕竟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好恶之心人都有的,然而事情的难办之处在于,各人好恶的具体对象又有所不同。有的人兼两个行当,两种专业,两份工作,成为双肩挑的骨干而不图名利,这是对社会作出双倍的贡献。而另有人兼来兼去,无非是想多捞一点油水。只有索取的欲望而没有割爱的勇气,这大概可以叫做见利忘义吧。利还是应该见的,只是不要见不到人的尊严。知耻,近乎勇;不知耻,就近乎贪。假如有“两袒”之欲的齐女之流也懂得说一句:“惭愧!”在我想来,也许事情就好办一些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