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今年全国将有四十三个县应用计算机调整作物布局 沔阳县成果表明这一做法可获最佳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7
第1版()
专栏:

  今年全国将有四十三个县应用计算机调整作物布局
  沔阳县成果表明这一做法可获最佳经济效益
新华社武汉4月16日电 (记者詹仲德)记者从新近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农业结构系统分析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试点会上获悉:今年全国将有四十三个县应用计算机调整农作物布局。
应用计算机调整农作物布局,是从湖北省沔阳县搞起的。有关农业科技人员根据过去农作物布局上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着手运用计算机调整农作物布局。他们首先搜集农作物的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农村经济状况(包括人口、劳力、文化构成、年产值、支出等),和农田设施(包括水利设施、林地建设等),以及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需求等情况和数据,然后将搜集到的二百多万个数据和全县的一百四十六万亩土地(划分成块、片)输入计算机,编排程序,经反复调试,求出每块耕地的最佳经济效益和最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1984年,沔阳县根据计算机输出的信息,将十二万亩湖滩化耕地改种池杉,将不宜种棉的四万五千亩耕地改种水稻,将五万二千五百亩低湖田改成鱼塘养鱼,还将一部分耕地改种麻类作物、瓜果、蔬菜。这样调整的结果,全县粮棉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二十万亩,但粮棉总产量却比上年增长20%和60%以上。这一年,全县经济作物产值达二亿一千八百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二点七倍。
沔阳县的这一做法,受到农牧渔业部、国家科委、中国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人和有关专家的重视。他们听取了沔阳县的汇报,并派专人到沔阳县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这个经验很有推广价值。
为了推广沔阳县的这一经验,全国农业区划管理部门召开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经过讨论,提出今年先在四十三个县进行试点,以便在进一步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