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不必担心不适应夏时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7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不必担心不适应夏时制
  窦莘元
每年大地春回时节,人们就会感到白天渐渐地变长,黑夜渐渐变得短了。这是因为自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就逐渐自赤道北移,北半球由春分的昼夜平分,逐渐转为昼长夜短。直到9月下旬的秋分时,又回到昼夜平分。从春分到秋分的这一段时期里,北半球的白天比夜晚长,每天太阳照射的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
以北京为例,从4月1日到9月30日,日长平均十三个小时五十二分钟,最长的夏至那天,达十五个小时一分钟,早上四点四十五分太阳就出来了,直到下午七点四十六分才落下去。在这春分到秋分的一段时期里,若把钟表适当拨快(作息时间实际就相应提前),按照日、地运动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
刚开始实行夏时制,人们往往有些顾虑。
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经度约有62°,最西的一些地方,与北京要差两小时半,若再拨快一小时,不是差得更多了么?如乌鲁木齐及哈密所在的时区,与北京地区时间相差两小时,人们对这个时差已经习惯,并不感到有何不便。这些地方实行夏时制,北京也实行夏时制,同时拨快时钟,两地的实际时差仍是两小时,不会使人们感到不方便的。
我国南北地域也很长,有人担心在纬度低的地方,效益不大。其实,北纬20°的地方,如海南岛海口市附近,从4月1日到9月30日,日长平均十二个小时四十一分钟,夏至那天,日长达十三个小时二十一分钟。日长达到这样程度的地方,实行夏时制也是有效益的。实行三班制的工厂和机关,实行夏时制仍按正常作息时间上下班,住宅及一般办公室能早熄灯,亦可收到节能的效果。
至于铁路改点,也不用担心。据铁道部运输局的同志说,只要全国统一实行夏时制,而不是一些地方实行,一些地方不实行,铁路改点是没有困难的。
有人问:在夏天用提前一小时上下班来实行夏令作息时间就行了,何必要拨快钟表来实行夏时制呢?
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想法。其实,采用夏时制,只要仍按平时的钟点起床与就寝(实际都已提前了一小时),休息不会不够。
夏令作息时间与夏时制是两回事。夏时制必须在全国实行,不能在一些城市试点先实行。很明显,一个城市与周围地方时间不一致,是会十分不便的。
有人认为:南方夏季炎热,夜间就寝迟,再提前一小时上班,更会影响人们的休息与健康。是的,在南方最热的七、八两月人们睡得晚,以前南方夏季也多实行提早一小时上下班的夏令作息时间,人们也逐渐地适应了;而实行夏时制,电视等娱乐也提前一小时结束,为提前一小时就寝创造了条件。
夏时制对农村也有效益,将钟表拨快一小时,也能收到节电的效果。
开始不习惯是一个实际问题。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明白了夏时制的由来与作用,克服怕麻烦的思想,把以往在标准时间的作息观念改变过来,不久即能习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