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伤病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7-20
第4版()
专栏:朝鲜通讯

  一切为了伤病员
谢宁
在朝鲜前线,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担架队以爱祖国、爱伤病员的伟大精神,用自己的血汗写下了光辉不朽的英雄事迹。
在汉江南岸的战斗中,由鸭绿江边一直赶到三八线以南某地的双城担架队的一个中队,接受了紧急的抬运伤员的任务。他们每一个夜晚都要趟几次水,爬近百里的山路把轻重伤员运下去。而且有时公路、甚至偏僻的小路都有敌人的炮火和飞机骚扰,有时还得横越高山大岭,从没有人迹的地方爬上爬下,在荒山旷野里开辟新的道路。他们仅在这个地区就坚持了十几个昼夜——爬了一千多里的山路,渡过无数的河川,使七星里战斗的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下来,得到及时地治疗。
在一个雨后的黑夜里,担架队一中队五组组长韩德才和两个队员从火线上抬下来一个伤员。他们才趟过一条小河向岭上攀登不远,就遇到一个六七丈高的陡坎,只有一条很窄的小路可以爬上去。他们两个抬着,一个人扶着上不去;一个人背着,两个人扶着还是上不去。别的地方更陡更险,简直和绝壁一般。韩德才是个二十七八岁刚强而健壮的小伙子,可是现在前面是悬崖陡壁,而且敌机还在头上嗡嗡乱叫,照明弹也不断地在头上闪亮;敌人的炮火不断地轰击着侧翼的公路和山道,火花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韩德才急得满身流汗,仍然是上不去。最后,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拆掉担架上的绳子,再把每个人腰间所有的绳带结在一起,先由一个人爬上去,把绳子挂在上面的大石头上,又把棉袄铺在冰滑的陡坡上,然后由另一个人把伤员放在背上,曳着绳带踩着棉袄往上爬,两个人在旁边连扶带推,终于以最大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在拂晓前攀上了陡壁。
像这样的困难,担架队员们不知遇到多少次,又不知克服了多少次。从他们队里流行着的一个“快板”便可想见了:
“爬上一岭又一山,山岭不断岭连山,
荒山僻道悬崖陡,前进一步满身汗!
左手攀住小树枝,右手拉住大石岩,
爬上山腰往下看,涧深崖陡眼发眩!
千辛万苦都能受,一心为了伤病员。”
他们爱护伤员是体贴入微的。天冷,他们宁可自己受冻,把棉衣脱下给伤员铺上盖上。曾在国内解放战争做过担架工作的有经验的民工们,这次出国时每人都携带两个铁碗,或另外带一个葫芦瓢——给伤员做大小便器用;没有的人,他们就用自己的饭碗给伤员接屎接尿。他们出国的初期,在夜里走路有不少人不小心摔到山沟里去,但是就没有摔过一次伤员。那怕飞机飞得再低;照明弹照得再亮,炮火打得再厉害,他们都是轻抬慢放,迅速地安全地转运伤员。
一天早晨,一个小队抬着几名伤员准备休息,天还没亮就来了两架美国战斗机,向着山下的小村庄盲目扫射,一座小房被打起了火,里面有四名重伤员还没有背出来。队员高长清、张安锡、寇德峰等马上就不顾一切奔去抢救。第一次背出了三个,寇德峰和张安锡把两个伤员放在桥洞下叫高长清照护,并且向伤员说:“同志,先在这里避一避,我们马上回来,屋里还有没背出来的同志哩!”说罢又奔向火势越来越大的房屋去,就在这奔跑途中,在敌机的扫射下,优秀的共产党员寇德峰同志为了抢救负伤的兄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寇德峰的牺牲,更激起了张安锡对美国强盗的仇恨。他立刻钻进浓烟烈火之中,背出来最后一个衣服已经烧着了的伤员。当他们把伤员送到指定地点的时候,其中一个负伤的志愿军的排长要他们留下名字,这位排长他感动地说:“我一定把你们的英勇事迹,报告上级,你们对我们真是比亲兄弟还亲……”
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行为教育着每个担架队员,鼓舞着每个担架队员的战斗热情和胜利信心。而从祖国远道奔来的志愿担架队员爱护伤员、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模范事迹,也同样鼓舞着志愿军战士们的杀敌决心和勇气。英雄的担架队员的艰苦奋斗,保证了志愿军战士们负伤后及时转下治疗。因而志愿军的首长和战士们都兄弟般地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战士们宁可自己打赤脚,而把鞋子给鞋穿破了的担架队员;自己少吃点,而把粮食分给他们吃。担架队员们最感到愉快和引为光荣的,是志愿军指战员和领导机关对他们的关怀和奖励。在双城担架队这一个中队住的防空洞口上,那面“抢救英雄,无上光荣”的红旗,使他们感到无限的光荣,同时也给予他们最大的鼓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