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阅读
  • 0回复

美国来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7
第8版()
专栏:

  美国来的信
  於梨华
春夏的公园里,秋冬的大型购物中心(有冷暖空气调节的),经常可以看到老态龙钟的婆婆,独坐:眼光迟滞,神情落寞。独行:纸口袋里装着自己也搞不清的杂物,不合时的衣裳里是松弛的身子,慢慢移动两条盘着青筋、或是被关节炎发得扭曲了的腿。为了躲避日来日去的寂寞,她们把时间消磨在购物中心。买点小东西,坐下休息,看着别人家的小儿女,解脱一些自己对孙儿女的思念。坐累了,慢慢游逛。逛累了,进入友好小吃店叫一客热狗、喝一杯咖啡,暖暖常觉瑟索的身子。下午,购物中心人稀少了,坐在有阳光的长椅上打个盹,梦里寻找往时的繁华热闹。醒来,再绕绕,吃一客冰淇淋,看看散了学、随父母或朋友来逛店的中学生。让他们的吵闹赶走一些自己的无声。傍晚了,买个三明治,一片苹果饼,拖着一身疲乏,搭上拥挤的车回那个独居的家。进门第一件事是锁上门,两三道;第二件事是开电视,开得响,然后才坐下,漫漫长夜的开始。
我有一个好朋友,一家住在一幢漂亮的两层楼房,孩子长大离家了,楼上五间卧室,倒有四间空着。她的婆婆住在本州的南面,车行四小时。七十七岁的老妪,一个人住在古老的木屋里。她每年7月,搭灰狗旅行车来我的朋友家,住一个月。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她当初同她丈夫结婚时定下的规矩:婆婆每年只能来住一个月,作客。老婆婆瘦怯怯的,倒是背不驼,耳不聋,也不唠叨。每次我去朋友家,她都同我攀谈几句,然后识相地走开去。
但我的朋友却不断在我们跟前诉苦:啊呀,我这个婆婆呀,整天坐在电视机前,从不来厨房帮忙!天晓得,每天她都要问,今天吃什么呀,真被她烦死了!哎,昨晚上她说心跳得很,今天非让她儿子带去看医生哩!她婆婆一共才同她住了三十天,她倒是诉了二十多天的苦。我忍不住,对她说,我刚结婚不久,婆婆即来同我们住,一住三年。呵哎,她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摇头,怎么可能!我说,朋友,你也会老的,也会做婆婆的,也要同儿子或女儿去住的!我不,她又摇头。我不,她说,我去住老人院。
小青,你说你有一个朋友全家移民美国。家里如有老人,劝他们多考虑考虑吧!在美国的老人,不管是在老人院内还是老人院外,不快乐的占多数。
                於阿姨
                   1985年10月5日
                  纽约奥本尼
                  (二十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