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卫星电视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0
第5版()
专栏:

  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卫星电视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李大年 李薇
通信卫星是一种先进的信息传输工具,一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积,而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高山大海阻挡不了卫星信号的传输。与其他信息传输手段相比,工程造价较低,因而在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有人设想和实验了卫星教育技术。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印尼、秘鲁等国都在大力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地广人稀,全州面积五十五万平方英里,约占全美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却只有五十万,而其中40%的人口分布在全州二百五十个社区,最小的社区只有十五到二十五个居民。全州居民虽少,语言却有十四种之多。这二百五十个社区中,只有15%的社区通汽车。社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独木舟和狗拉雪橇。很明显,在这样一个地区发展各级教育事业是很困难的。
州教育当局与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合办了一个专门的教育电台,称作阿拉斯加学习电台,并建立了二百五十个地面接收站及小功率差转台以覆盖全州,还建立了三个双向站可分别把节目上行到卫星。卫星每天二十四小时把文化教育节目播送到城市、新区以至偏远渔村的居民家庭中。教育节目多样化,多层次化,从幼儿园的小孩子、中小学生、大学生到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都可以从卫星电视中收看他们各自所需的课程。卫星还具有双向语音传输的电话会议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直接与教授交谈,提问题,并当场可以得到回答。该州的四百五十个高中学生就曾利用这一系统与远在华盛顿的登月宇航员座谈了九十分钟。
现代化空间技术和卫星教育技术的新成就,为居住在地理与气候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居民提供了教育服务,这对于阿拉斯加州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密切与美国本土的政治、思想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利用卫星发展教育事业较早的是印度。印度国土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七亿,境内语言种类多,全民教育水平低,文盲半文盲很多,加之电视广播发展较晚,覆盖面积只占全国的10%。为此,印度与美国合作在1975—1976年利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ATS—6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卫星教学电视实验”,向广大农村播送扫盲、计划生育、卫生与健康、农业科技等教育节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印度在1983年8月经由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射了综合通信卫星InsatI—B号,使卫星教学电视工作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岛国,国土由一万三千个岛屿组成,分布长度大于三千英里。近年来由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而全国四十二所国立大学只能接纳很少一部分青年入学,为此印尼在1984年利用卫星教育建立了一个“印度尼西亚远距离教育卫星系统”(INDESS)。它是一所开放大学,每年约提供五十门课程。主要专业有行政管理、商业管理、经济与发展、会计与统计等。目前注册学生人数已达六万八千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的地理分布又极不平衡的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满足各方的教育需求是有很多困难的。主要是资金不足,校舍不够,缺乏有经验的合格的教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卫星电视教育技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在空间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卫星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并且已提到了日程上。去年下半年租用了国际通信卫星V号上的一个转发器用来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国务院还向全国老革命根据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赠送并安装了五十三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均已开通。实践证明,这是加速全国电视覆盖面积,发展教育事业及密切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联系的好办法。今年2月份,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通信广播卫星,并且已开始传送电视节目,传输质量优于已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中央还决定今年再开辟一个专用的卫星频道来播放教育节目,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