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军人的好妻子”贺凤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1
第4版()
专栏:

“军人的好妻子”贺凤琴
今年1月,老山前线某部党委作出《关于向军人的好妻子贺凤琴学习的决定》。贺凤琴是老山前线某部“模范军医”高华的妻子,今年三十七岁。她虽同高华结婚已十九年,但如今仍住在陇东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承担着军人妻子的责任。
贺凤琴结婚来到高家那时候,爷爷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公公放羊时从山上滚落下来,腰脊椎骨被挫伤,婆婆患高血压和心脏病,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妹妹;一家九口人,只有三孔破窑洞,还欠着一千元的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华应征入伍了。高华知道,他一走,凤琴的担子太重,于是对凤琴说:“你看,家里这么一摊子,我能走吗?”她深情地对丈夫说:“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去吧!”
高华走了。贺凤琴为了支撑家庭,好让丈夫安心服役,学会了做瓦坯、烧砖窑、做豆腐;跟着男人们打墙、耙地、碾麦、扬场。后经人介绍,她在离家二十里路的肉联厂当了临时工,她每天摸黑起床先把家拾掇好,天麻麻亮就骑自行车赶路。天长日久,她的脸变成了紫铜色,手脚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师傅们心疼地说:“娃,买条围巾,买个口罩和手套,花不了几个钱。”她抿嘴一笑说:“不冷,我惯咧!”
加班剔羊肉能多挣几个钱,只要家里没事,凤琴就加班。晚了,她就躺在会议室火炉旁的凳子上睡一觉。吃一碗羊肉三角钱,她一算,三角钱能给上学的弟弟买两个算术本,就躲在工作间啃冷馍。过年前,她把挣的钱一分不少交给了公公。公公拿着钱伤心地说:“娃,你受苦了!”
这期间,高华在部队多次被评为“安心服役标兵”,五次被评为“好战士”,九次受到嘉奖,荣立了三等功,并被提拔为干部。贺凤琴见丈夫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到极大的满足和欣慰。
1983年的阴历正月初八,凤琴操持着给三弟成了婚,初十婆婆离开了人世,接着小弟又患骨髓炎住进了医院。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艰难了。然而,贺凤琴没有皱眉,没有叹息。她有一个信念,只要自己不倒下,这个家就有希望,高华也就能安心部队工作,再说还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免得要照顾。
不久,高华回来了。他带着“准迁证”让凤琴和孩子去部队当随军家属。第二天凌晨五点钟,已经打点行装准备起程的凤琴摇醒了睡梦中的高华:“哎!部队随军有规定吗?不去行不行?”高华不解,没有吭声。凤琴说:“光顾高兴了。我们一走,爹和弟弟妹妹咋办?”见妻子一连发问,高华顺口说道:“这些年,你受了那么多苦,也该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我苦惯咧。只要部队需要,你就在部队好好干,我把家治理好。你放心!”她的话斩钉截铁。
这年5月,凤琴家盖新房了。接着她又栽苹果树、养牛、养猪、养羊、养鸡、养兔。她还对十二亩责任田进行施肥整治。如今,她家一年纯收入七百多元,生活可以自给有余。正是在贺凤琴的支持下,高华在战场上被部队党委树为“模范军医”。
除夕之夜,贺凤琴从电视节目里看到了老山前线自卫还击作战的硝烟,也见到了身穿白大褂向家乡人民祝贺新年的高华。她泪水夺眶而出,跑到门外,遥望南方,向前方将士祝福。
韩武广 韩秀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