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中国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1
第5版()
专栏:学点革命史

中国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上)
抗日战争是我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参加这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少数民族之多、地域之广、斗争形式之多样和深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中、华南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以后又向我西北、西南及内地入侵。在这些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之下。在中华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投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就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潮,自动组织起救国军、义勇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众自卫军,满族占很大比例,有的连队满族战士占70%,骑兵第五旅旅部共四十人,其中三十人是满族。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除汉族外,朝鲜族和满族的人数最多,有的军中,朝鲜族战士达半数左右。此外还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回族,就连解放前夕人口总数只有三百余人的赫哲族,也有不少人参加抗联。东北抗联在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指战员:第三路军总参谋长许亨植(朝鲜族)、二军五师师长陈翰章(满族)、远离云南家乡的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白族)、父子先后牺牲的鄂伦春族战士李绷哥替和李桂下布,就是他们的代表。这支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英勇斗争,牵制了敌人大量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关内的抗日战争。
蒙古族也是反抗日本侵略者较早的民族之一。1933年2月22日,中共内蒙古特委在张家口组织了蒙汉抗日同盟军事委员会,领导抗日斗争。绥远地区蒙古族地方武装老一团部分官兵开赴察哈尔前线,参加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对日作战。1934年7月,地处哲里木盟的奈曼旗蒙汉人民群众,组织了五百多人的抗日救国军,攻下伪警察署,杀死七名日本官吏。1936年2月,百灵庙蒙政会的蒙古族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工作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举行军事暴动,宣布脱离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实行抗日。1937年10月,共产党员杨植霖、高凤英(蒙族)、刘洪雄、贾力更(蒙族)等人,组织蒙汉抗日游击队,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周围和大青山一带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并于1938年9月,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会师,编成八路军察绥支队,而后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蒙汉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不断粉碎敌人的疯狂扫荡,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根据地。
当日本侵略军进犯到回族居住地区以后,回族人民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帮助下,组成数十支抗日民族武装,投入到抗日游击战争中。其中河北有: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定县的回民支队;任丘、肃宁、文安一带的回民支队;雄县、霸县、武清、永清的回民大队;香河一带的冀东回民大队。山东有: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临沭的伊斯兰大队;泰运军分区的回民主力连和回民基干大队;沂水、沂源一带的回民警卫连。冀鲁豫边区东平、朝城、沙海、麻海等地的回民游击队。山西有:壶关的回民游击队;长治的回民营。安徽有定远县的清真大队。在陕甘宁边区,抗战爆发前,红军中有回民独立师。抗战爆发后,陇东军分区有回民骑兵团;三边有回民支队;关中有回民自卫队(后改为回民支队)。此外,还有未以回族命名而其成员大部分是回民组成的抗日武装。上述回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一部分。各支回族武装在敌后坚持游击战争,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在开辟和巩固根据地的斗争中,与敌人浴血奋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威震华北的冀中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领导下,转战冀中平原、冀鲁边和冀鲁豫边区。这支部队自抗战初期建立以来,至1944年调往革命圣地延安,六年中经历大小战斗八百七十余次,歼灭日伪军三万六千七百余人,创造了辉煌战绩。冀中军区曾授予“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光荣称号。1944年2月7日,马本斋不幸病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分别送了挽联,高度评价马本斋的革命精神,回族人民也以有马本斋这样的英雄儿女而感到自豪。
住在海南岛的黎族、苗族人民,在日军大举进犯宝岛时,纷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纵队,在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的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广西各族人民,在抗战中又谱写新章。1939年11月,日军以重兵在钦州和防城登陆,向广西发动进攻。上思、邕宁等十四个县相继沦陷,南宁也被敌侵占。中国共产党粤桂南特委在钦州、防城、邕宁、上思、扶绥、武鸣等县,组织了有壮族、毛难族、汉族参加的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1944年,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再次向广西进犯。柳州失陷后,我党控制的《柳州日报》社撤退到罗城龙岸一带仫佬族地区开展工作,组织起有仫佬族参加的抗日挺进队和抗日大队,战斗在融水、长安、龙岸、罗城、柳城一带。生活在防城县江平地区的京族人民于1944年初,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小组,并在?尾岛上筑起炮台,装上两门大炮抵抗日军骚扰。广西各族人民抗日武装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口号下,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经常截断敌人的交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四十二年英勇斗争的台湾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在抗战爆发后,又接二连三地发动反战斗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937年枋寮的一千三百余名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暴动;1938年初,雾社高山族暴动;1941年3月,台东二百多名高山族反劳役起义等。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配合了大陆的抗日战争。
此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红军的土家族、畲族、苗族、彝族、侗族、布依族、藏族、羌族、回族等民族战士,在抗战爆发后,随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华北、华中敌后,参加抗战。西北的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也有不少人来到延安,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行列。
(马增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