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如此“挂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3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如此“挂失”
杨筱憬
读3月23日“市场随笔”《储蓄应减少环节》一文,深有同感。但我觉得还有更麻烦的事不容忽视。
一日,我去某储蓄所存款,按手续把钱和折子递上去了,换得一枚“听候叫唤”的凭牌。两个多小时过去,还没呼到我的名字。机关开饭时间已到,便去吃饭。回来,离储蓄所下班时间尚有一刻钟,门竟关了,只得拿牌回家。第二天,持牌去索存折,答曰:“挂失!”凭牌就在我手上,我那折子就摆在他们办公桌上,挂的什么失呢?答曰:“这是手续、规定。”没办法,掏出一元钱挂了“失”。这下该拿到折子了吧?“不行,五天后再取。”
事隔不久,一位朋友在另一家储蓄所里,遇到同样的事情。看来,这种情况不是个别单位的偶然现象。
挂失,本来是银行对储户负责的一件好事。然而,没有“失”,硬要挂,手续繁琐,时间又长,把好事办成了麻烦事,是否也应改一改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