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创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访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郑作新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4
第5版()
专栏:科学家专访

创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
——访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郑作新教授
何小燕 王友恭
谈起爱鸟、护鸟,八十高龄的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郑作新教授兴致勃勃。正当春暖花开季节,我们来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一间堆满各种鸟的标本和书籍的工作室里,郑老接待了我们。
爱鸟护鸟应是公民的公德
郑老从事鸟类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有关鸟类研究的著作摞起来有一人多高。他也是爱鸟、护鸟活动的积极倡导者。
他说,鸟类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鸟都是益鸟。据观察,一对大山雀在一个育雏期内可以消灭害虫一万二千条以上。有的鸟是森林害虫的天敌;有的羽毛体态美丽;有的歌声婉转动听。它们是整个自然界生态平衡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捕杀它们实际上就是毁灭自然界的“歌手”,为害虫“助纣为虐”,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爱鸟、护鸟作为公民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郑老说:“我们到欧洲考察,在许多城市中,随时都能看到鸟在公共场所与人友善相处。人们给它们喂食、保护它们繁衍,没有人捕鸟、杀鸟。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显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人家学习。”
要培养爱鸟的意识
我们问起近几年全国的“爱鸟周”活动情况。郑老说,前些年,很少有人谈爱鸟。自从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4月底、5月初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以来,社会风气已有转变。近来常看到报上刊登群众将捕到的鸟放飞或保护起来的报道,这说明爱鸟、护鸟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些消息令人鼓舞。
郑老停了一下,又说:“但是,至今还有一些人不懂得爱鸟,他们乱捕、乱杀,这是很不应该的事。”他从摞得很高的书堆中找出一本介绍日本“天鹅海”的画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成千上万只天鹅,白茫茫一片如涌动的海潮。“日本有天鹅海,而我国的天鹅数量本来就不多,还要被某些人打死。这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对后代不负责任,对祖国宝贵资源不负责任!”郑老的嗓音显然有些颤动:“我们开展‘爱鸟周’活动,就是要使人人理解爱鸟的意义,并能够随时随地自觉地去爱鸟。但是,单单宣传是不够的,要扎扎实实办几件事,否则还会是你这边宣传,他那边打鸟。”
“爱鸟的兴趣和习惯是培养出来的”,郑老反复地说:“要让人们接触鸟、观察鸟,让人们在大自然中亲眼看到鸟,从而去认识鸟、认识自然界。”他谈到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旅游风景区建立观鸟台,使人们可以在大自然中观赏各种鸟类,聆听百鸟啁啾。他建议在我国旅游风景区也修建观鸟台。他说:“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丰富旅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有益的业余爱好,同时也可使人们亲眼看到祖国鸟类资源的丰富,使男女老少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接受爱鸟教育,使爱鸟逐渐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郑老认为,爱鸟、护鸟要从少年儿童抓起,最好在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编写专门的爱鸟篇目,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爱鸟活动。
招鸟 环志 驯化
当我们问到开展爱鸟、护鸟活动,当前可以做哪些事情时,郑老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发动大家建设招鸟工程,还可以进行鸟类环志和驯化工作。”他说:“在对森林害虫进行防治的工作中,建立鸟箱、鸟巢等招鸟工程是个好办法。哪里虫多,就在哪里建人工巢招鸟。这几年灰喜鹊的人工养殖很成功,人们把灰喜鹊比做‘消防队’,哪里有‘灾情’,就把它们招引到哪里去消灭害虫。”我们得知,目前在北京的西山已设有“红叶”、“火炬”、“万寿”三个招鸟工程,挂人工鸟箱数百只。这些措施将为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发挥积极作用。郑老说,发动人们开展挂巢招鸟的活动,在农村可以进行,在城市里也可以进行。尤其是发动青少年参加这项活动可以增加他们对鸟的认识,增进对鸟的感情。
环志是鸟类学工作者搜集有关鸟类迁徙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环志可以了解到千百种鸟是怎样迁徙的,国际上搞鸟类环志工作已近百年,环志的鸟超过三千万只。我国在这方面则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二十多个鸟类环志中心站,可以动员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参加这项具体的爱鸟活动。
积极开展鸟类驯化引种工作,也是增加鸟的品种和数量的有效方法。郑老告诉我们,由于英国从国外引进十六种鸟,结果使当地鸟类区系非常丰富。目前我国境内也有不少可以驯化的种类,如雪鸡、鸨鸟、松鸡、天鹅等,这些禽鸟体形硕大,肉蛋可以利用。大力开展人工驯化养殖,是一些地区治穷致富的一个途径。而把候鸟成功地饲养为留鸟后放回大自然,不但美化城乡,而且可以消灭害虫、控制鼠害,有利于农业、林业生产,并可以与国外进行交换,有很多益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