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改革的问题在改革中解决——武汉市蔬菜体制改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6
第1版()
专栏:

改革的问题在改革中解决
——武汉市蔬菜体制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王楚
武汉市国营菜场“包打天下”整整二十六年之后,进行了改革,成千上万的农民挑担进城了!
围绕是否让菜农进城的曲折争论,本报去年3月17日作了报道。两个春秋过去了,市民开始接受和理解改革带来的变化。前不久,十五个城市蔬菜“当家人”聚集京城,武汉市关于“纵向保持改革的连续性;横向把握改革的系统性”的发言,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武汉市敞开蔬菜市场是“逼上梁山”的。1984年以前,全市蔬菜补贴曾达到一千二百万元,但是,买菜的、卖菜的、种菜的都有意见。政府赔了钱,却落个不是。因此,市府大院有“当官不摸青(菜)”的说法。
敞开市场,让菜价随行就市,这项改革刚向前跨出了一步,巨大的冲击波,就把买菜的、卖菜的、种菜的都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三百万人在同时承受着改革带来的“阵痛”。
“哟!吓死人啦,一毛钱只买到两棵水白菜,过去,一毛钱扒一大堆。”主妇们在依恋过去,抱怨现在。
在八十多个集贸市场、一万三千多个农民蔬菜摊点夹击下,国营菜场“门庭冷落”,蔬菜销售量一下子减少了多一半,全市一百零八家菜场,属免强维持生存和面临关门的,就达七十六家。有的菜场办起了舞场;有的菜场“电器烟酒糖,外挂花衣裳”。
西红柿刚露脸那阵,八角一斤,二十天下来,迅速下跌,菜农使劲吆喝也卖不出。有的菜农把多余的西红柿倒进垃圾堆,不停地抱怨:“过去叫种什么就种什么,就是小白菜长到两斤一棵,政府也要开票付钱。现在,种什么得看市场需要了。”
这场蔬菜改革,猛烈地撞击着人们传统的习惯,打乱了人们宁静的生活。
其实放开蔬菜市场,核心是管住菜价。居民们的眼睛盯住的就是价格。
“民以食为天,无菜心不安”。七月放开,八月的小白菜一斤由三分涨到二角五分。面对群众的纷纷议论,武汉市委没有把改革退到老路上去,而是硬着头皮顶住,走一步,看一步,针对已发生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
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菜价上涨,关键是国营菜场手中无货。在集市上,个体户、农民往两头一望,采取随机应变的策略:你(指国营菜场)无我抬,你有我平,你少我涨,你多我跌。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城卖菜,国营菜场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出来,就难怪菜价不稳了。
针对这种情况,市政府当机立断,迅速作出进行配套改革的决策:菜场内部全部实行责任制;对保证菜场营业摊位面积、人数、数额的菜场,给予经营性补贴;为提高菜场竞争能力,从1985年5月1日起,对一部分国营菜场免收营业税,减收城建维护费、卫生费。同时,大力推广前店后场经验,提倡腌、酱、咸菜加工一条龙,到7月底,全市亏损菜场由三十六家减为二十四家,国营菜场稳住了。
蔬菜改革,常常这波刚平,那波又起。去年5月下旬,武汉市菜价突然成倍上涨。当时一不是淡季,二没有天灾,原来是全国有二十六个城市的蔬菜采购队云集武汉,武汉市场的蔬菜市场吃不住这四面八方的冲击,二是,蔬菜的种植面积没有很好落实,过去的改革只盯住了菜篮子,没有稳住菜园子。武汉市常年规划菜地十一万二千亩,但一摸底,改革后减少了二万三千亩;菜地撂荒严重;青菜和水生菜实际种植面积,分别比计划种植面积少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市领导到郊区、到蔬菜公司、到田间地头实地调查,发现:种菜成本增加,菜农负担加重,是菜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对此,市政府作出了配套改革的几项决策:
——建立信息员队伍,掌握生产情况和蔬菜上市预测;注重收集市场供求信息;主管部门按月召开蔬菜生产、上市分析会,做到心中有数。
——用乡镇企业利润返还菜农,以工补菜,稳住近郊菜园子。去年,全市返还菜农四百万元。同时,减免抗旱、排涝费用;投资一千万元,在远郊新开菜园一万六千亩;同邻县、邻省蔬菜基地搞联营。
——菜丰时,也要让农民有一个“板凳”可坐。对左右市场的骨干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把过去用于处理烂菜的钱,拿出一部分补贴菜农。
走一步,看一步,总结一步。两个春秋的实践,武汉市决策者终于拿到了蔬菜市场的主动权。去年12月8日,冰雪突然降临武汉三镇,市民们惊恐起来。菜贩子开始囤积蔬菜。八年前,一次寒潮,连副食品店的腌萝卜都抢光了。这次,市长吴官正心里十分坦然,蔬菜公司将存菜品种投放市场;蔬菜基地每天保证上市二百四十万斤;十万菜农顶风冒雪下园砍菜。一时间,载满鲜菜的平板车、拖拉机、汽车涌进城来。冰封大地,菜价下降。寒潮带来的不安,随着日出,烟消云散了。
蔬菜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武汉市一步一步地在改革中解决,又把改革一步步推向深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