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文莱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6
第6版()
专栏:

文莱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张铁根
文莱政府不久前公布了第五个五年计划(1986—1990),这是文莱完全独立以后制订的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和本国的特点,文莱决定以开发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文莱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王国”。其面积为五千七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人口二十二万。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文莱带来大笔的收入。文莱的平均国民收入高达二万美元,不仅在东盟六国中首屈一指,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文莱的外贸历年有大量顺差,财政预算也从未出现过赤字。政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人民享有各种补贴,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文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福利国家之一。
然而,这丝毫不意味着文莱可以高枕无忧了。文莱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二者收入占其出口总收入的99%,国内生产总值的73%。农业相当落后,食品自给率仅达25%。制造业不发达,国内需求物品几乎全部靠进口。这种状况使文莱的经济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油价变动的影响。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一再下跌,文莱的收入也随之减少,经济增长速度放慢。1980年,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达四十六亿美元,1985年降至二十七亿美元。1975—1984年,经济年增长率仅达3.9%,低于原定增长6%的指标。因此,努力改变过分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对文莱具有十分紧迫和长远的意义。
文莱第五个五年计划,总投资三十七亿文莱元(一美元等于二点三文莱元)。与前几个五年计划相比,着重点从整顿、扩建基础设施和兴办各种产业,转移到农业、金融业和人才训练等方面,目标是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发展非石油出口。
文莱农业发展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食品自给率。目前文莱大米80%以上需进口,计划到1990年自给率要增加到30%。政府将积极扶持热带水果、蔬菜、养牛、和养鸡业、蛋品生产,力争其中一些实现完全自给,个别的还可少量出口。
制造业也是要积极发展的领域。政府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鼓励和推动本国私人企业和外资,投资于食品加工、家具、藤编、纺织、水泥、化学、三合板、玻璃制造等行业。
文莱目前拥有一百七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是一个优势。政府决定利用这笔巨额储备,促进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使文莱将来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银行业和金融业中心。
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对完全独立不久的文莱就更是如此。政府准备逐步实现就业人员“文莱化”。1985年,全国就业人员八万六千人,其中外国劳工达三万三千人,占48%。估计今后对外国劳工的需求还要增加。政府已拟定一项全国性的就业培训计划,一方面政府和私人企业雇主共同对本地就业人员进行基础工商技能训练,培养熟练工人;另一方面抓紧对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派遣政府官员到海外深造,同时抓好国内在职官员的培训。政府对国内高等教育也很重视,最近成立了文莱工艺学院和文莱达鲁萨兰大学,结束了文莱国内没有高等学校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