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特种旅游增情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8
第2版()
专栏:

特种旅游增情趣
本报记者 计泓赓
当今,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风光游览。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求知,求新,求奇,已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3月中旬在杭州举办的中国特殊旅游项目交流会上,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项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事业正在迎头赶上。
祝君康复
以中医中药为主要特色的保健旅行,是我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特殊旅游项目。日本、东南亚客人和港澳同胞,对此尤其心旷神怡。每年4月到11月,日本每月至少有一二个团到无锡太湖边的疗养院作保健旅行,十天一个疗程,多数在此逗留二十天,疗效都比较好。一位日本朋友右胳膊举不起来,在日本治不好,到无锡经针灸、推拿、吃中药等治疗,胳膊已经能举起来了。一位直不起腰的日本妇女,经治疗后也能直起腰杆走路了。日本的《中国医药报》对此作了专门介绍。每一位受到良好疗效的日本客人,还各自撰写文章,汇集出书。
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馀堂。杭州的保健旅游,巧妙地把治疗、增进对中医中药宝库的了解和欣赏古建筑结合起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胡庆馀堂,是我国保存得最好的中药老店。“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经营宗旨,使它一大批传统名牌丸散膏丹,名扬海内外。俯瞰全店宛如仙鹤的三进院落,古朴典雅,飞檐画廊,营业大厅的柜台、药柜全是一色红木原物。旅游者到这里既可治病购药,又可了解我国享有盛名的药店发展史,观赏古建筑。不少人留连忘返。再如练气功、学推拿、按摩、针灸,学打太极拳等,每年也吸引了不少嘉宾。
采风之旅
采风,我国古已有之。外国旅游者来采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具有现代活力国家之风,无不感到新奇有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改革,他们关心;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民俗风情,他们倾心。“风吹草低见牛羊”,骑双峰驼或蒙古马遨游草原,有兴趣的话,与蒙古族摔跤手决一雌雄,住在有现代化卫生设备的蒙古包内品尝草原风味,观赏蒙族歌舞,何等惬意;进入黔东南苗乡侗寨,饮上一斛牛角美酒,观赏那苗家吊脚楼和侗家那犹如宝塔耸立的木结构鼓楼,参加那服饰奇异的苗族、侗族歌舞会,使你会大开眼界。云南彝族的火把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石林撒尼族的土风舞,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4月中旬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的傣族新年盛会和泼水节,更是令人久久难忘。
近几年,专程远道赶来参加我少数民族节日盛会的外国游客和港澳同胞,一年比一年增多。
有些国家的游客还专门组织学习旅游团,来了解中国的书法、绘画、针灸等学问,或者学习中国的烹调技术。前来登山、滑雪,观赏哈尔滨冰灯、吉林树挂的,也大有人在。
贵在一个“特”字
在特殊旅游项目交流会期间,各地代表谈到,搞好这种项目贵在突出“特”字,要力争做到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较高。也就是说,地方色彩要浓,乡土味要足,要多演自己的“拿手好戏”。比如,绍兴王羲之兰亭书法圣地、西安集书法大成的碑林、文房四宝的著名产地,开展书画之旅就比较好。自行车旅游要有较好的道路和丰富多彩的沿线观赏项目。保健旅游要根据本地区的医疗条件量力而行,都不可一哄而起。
特种旅游,给我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锦上添花,我国新兴的旅游事业将会更加兴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