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提高企业素质 提高产品质量 上海光明灯头厂参加全国质量评比五次夺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8
第2版()
专栏:

提高企业素质 提高产品质量
上海光明灯头厂参加全国质量评比五次夺魁
本报讯 上海光明灯头厂是嘉定县战浜、嘉西两个乡联办的企业。这个厂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灯头质量达到一流水平,在全国灯头质量评比中,获得1981年以来五届第一名。
光明灯头厂建于1971年,职工绝大多数是农民。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技术素质差,生产无工艺,操作无规程,检测无标准,产品质量差。有一次,市里组织灯头质量测试评比,这个厂抽样取出七十五只灯头,不合格率竟达96%以上。外地订户纷纷退货,产品大量积压。沉痛的教训,使厂领导意识到,不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只有垮台。
他们首先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从1980年开始,实行政企分离,企业选贤任能,打破只在本乡选才的框框,重新建立领导班子;加强企业管理,把质量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在全厂上下强化管理监督体系,按照产品规格要求生产,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做到灯头出厂“全检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他们狠抓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几年来,企业在这方面舍得下本钱,他们花工夫组织新职工学习灯头技术知识和补习文化,重点培训科室、车间各类管理人员。先后送出十七名职工到上海科技大学电子专业班等高等院校去学习。这些人回厂后,不仅担负重要技术工作,而且在厂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职工,提高科技水平。现在,全厂形成了“人人讲质量,个个争当文明标兵”的好厂风。
灯头厂建立了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将30%的浮动工资用于考核职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其中60%的奖金用在质量的考核上。该厂还发动群众改造设备,攻克技术难关。还先后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了镀层测原仪、剪压力试验机,从复旦大学购进试验台等先进设备。 (秦宝文 马锦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