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海内书林,湘版何以出众?——粤湘川陕出版业巡礼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8
第3版()
专栏:

海内书林,湘版何以出众?
——粤湘川陕出版业巡礼之三
本报记者 余章瑞
湖南省出版的许多书籍,颇受读者欢迎,故有“海内书林,湘版出众”一说。经过几天采访、座谈,记者了解到湘版图书何以出众的一些奥秘。
编辑工作用力既勤且精。以岳麓书社编辑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为例,它搜集了从1840年到1911年中国人在东西洋考察游历留下的著作约百种,第一辑十卷收书三十六种,是近代中国人怎样走向世界、怎样开眼看世界的实录。全书凡重要的段落,书页旁都加注要点,每本书前都有一篇精心撰写的评论,书后都增附“人名索引”和“译名简释”。
编者重视调查研究,因而有胆识,看得远。人家怕担风险不敢出的书,他们出了;人家怕赔钱不愿出的书,他们也出了;人家争着出的热门书,他们该争的争,该让的就让。湖南湘乡曾国藩的极富史料价值的著作是否出版,一度是有争论的。岳麓书社承担了责任,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其中家书二卷已经出版。该书补充了过去被删节的段落,增加了海峡两岸都没有发表过的篇章,荟萃成编,堪称全璧。前几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批电子技术著作,几乎本本赔钱,但他们认定电子技术必将大行于中国。果然,不出三年,这批书一再重印,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有了赢利。现在,他们陆续编印的生物工程类书,也是着眼于若干年以后的。
定选题匠心独运。去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定了个《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的出书计划,分素描、国画、油画等九大类,六十卷。读者可按画种购买,也可按院校购买。这套书既可供学习、欣赏,也为美术院校积累了资料,适合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收藏。湖南科技出版社计划出一套我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为所有在天地生、数理化、工农医方面作出贡献的人立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在诗歌、散文销路不畅的情况下,编辑出版了《诗苑译林》、《散文译丛》,包罗各个主要流派的诗歌、散文代表作品数十种,读者称赞他们坚持了严肃文学的路子,有眼光。
湖南出版的图书门类比较齐全,既有湘籍革命先驱的名篇巨著,又有现代知名作家的文集选集;既有不同观点的学术著作,又有广大读者喜爱的普及读物。湘版书印刷比较精良,出书周期比较短,一般是一百多天,最短的一本是十一天。前年中组部等单位举办“迎接新的技术革命”讲座,要求讲稿在一个月内出书,结果湖南只用了十三天,最后一章还没有讲完,书已送到报告会场。
湖南省出版局局长李冰封向记者谈了几点体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湘版书不香。新的局党组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人有人品,书有书品,湘版书要香。为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起用了一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在各出版社的重要岗位上,用其所长。
第二,局党组抓选题计划、抓重点书。各出版社的选题计划都要经编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送局党组审批。改革开始时,有人提议选题计划审批权下放到编辑室,他们没有同意。实践证明,选题计划还是由编审委员会和局党组把关为好。
第三,加强经营管理,实行编、印、发、供一条龙,用合同把社厂、社店和物资供应几方面的关系理顺。他们在经营管理上舍得下功夫,各项工作显得井井有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