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一面光荣旗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7-23
第3版()
专栏:

  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一面光荣旗帜
  张若嘉
远在一九二七年,大别山地区的黄安、麻城两县农民,在当地共产党人郑位三等同志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革命风暴顿时席卷大别山。一九二九年,黄安佛塔寺一个贫农的儿子,十九岁的罗厚福便参加了赤卫队。第二年,他参加了共产党和红军。
在农民起义下,红军迅速地发展起来。一九二九年,他们建立了鄂豫皖工农政府。两年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便发展到三百万人口,红军发展到六万人,他们粉碎了反革命军队的五次围攻。红军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在一九三二年和一九三四年先后离开了根据地,剩下游击部队(后来编为红军第二十八军)继续在原地坚持。罗厚福同志便是遵照党的指示,始终坚持了大别山武装革命斗争的共产党员之一。
彻底的土地改革和政治翻身,给罗厚福和别的农民战士上了阶级教育的第一课;阶级敌人的血腥屠杀给他们上了第二课。主力走后,他们离开了自己分得的田地和房屋。罗厚福同志带着几个人,转到麻城七里岗,一下子就扑灭敌人三十多名。
敌人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了“并村”,将山地居民赶到平原,企图将大别山变成“无人区”,并割断游击队和群众的联系。为了困死游击队,匪军在春夏砍光了山上的树木和草丛,冬天放火烧山。大路小路遍布碉堡,每座平房驻着国民党反动军队和豪绅地主的“民团”。
一九三三年,罗厚福率领的四五十人的游击队在孝感花园一带活动时被敌人打散了。他焦急地到麻城去向党请示。在那里他见到了党在鄂豫皖的领导人郑位三同志。党研究了新形势下鄂豫皖武装斗争的特殊条件——强大敌人包围下的孤立地区,缺乏根据地,缺乏大队伍的配合,提出了明确的方针任务:“坚持就是胜利”。党并总结和提高了当地武装斗争的好经验,提出采用便衣队形式,“政治活动依靠原来的群众基础,军事活动昼伏夜动”,“要在白色恐怖下建立群众基础”,“做好白旗下的工作”等群众工作路线和政治口号。
罗厚福领到了七条驳壳枪、两元银洋,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向、信心和勇气。他又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整理好自己的仅有四个人的队伍,分头发展革命势力。
这时,在敌人封锁下,他们吃的是野菜、树皮和南瓜,三四个月和油盐绝缘。为了隐蔽目标,他们白天不冒烟,夜里不举火,将走过的山路用枯枝和树叶掩盖。当山树烧光时,他们就隐蔽到山洞里;冬天,穿三层夏布当棉衣,用破布包脚代替鞋袜。但困难越多,他们的活动越积极,罗厚福一面打游击,一面组织了中共区委会,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并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
不堪敌人压迫的农民纷纷涌进了游击队。从豫南到鄂南,从西大山到东大山,他们建立了二百多个从三五十人到七八十人的小游击队。罗厚福同志领导下的游击区域,扩大到商城、固始、光山、礼山、罗山、麻城、新县、黄安一带,游击队人数发展成一个游击师。他们夜晚出来组织群众,打土豪,白天隐蔽在老君山、天台山里。
鄂豫皖人民用充满敬爱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民歌,这样歌唱在艰苦环境下顽强无畏的自己的游击队:
“高山石板党员的床,(群众将游击队都叫成党员)
青枝绿叶党员的房,
红芋花生党员的粮。
……”
当回忆到这些事时,罗厚福同志笑了,他说:“这个时期当然比较艰苦,但,只要有群众就有办法。”
相信群众、联系群众、坚决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是罗厚福同志显著的特点之一。因此,虽然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被敌人赶走的群众大部分又回到游击区来了,党又在许多村里建立了群众组织。
那正是敌人威吓群众“通‘匪’不报的满门杀绝”的时候,是敌人逼迫群众“见了游击队要打锣吆喝”的时候。一九三三年的一天,新县卡房镇正驻着红军第二十五军的一个团。半夜,雇工罗以居赶了二十多里山路给罗厚福送情报来:“敌人好几个团,已从七里坪、发家河、禹王城、黄陂店、宣化店、郭家河六路出动,向这里来了!”罗厚福同志立即将情报供给红军第二十五军,使他们能够部署队伍。他们一面主动出击敌人的一路,打了胜仗,一面撤退,部队毫无损失。另一次,由于有群众带路,罗厚福带着一个排从砍柴小路突出了敌人两个正规连和一个自卫中队的包围,当时距敌人只有一百米。
在黄安、麻城、礼山,在京汉铁路边,在河口一带,每个村庄的贫雇农中都有他的“家”。就在一九三四年敌人“清剿”最紧时,一次他们被敌人正规军八九个团包围住了。游击队迅速分散到村子里,罗厚福隐蔽到发家河农民陶兴和与熊见喜家,依靠他们密切掌握了情报。敌情稍松一点,他们就上午睡觉下午出动;敌情紧时,就潜伏下来。好几次“民团”在堂屋喝酒,他在后屋听他们说话。敌人进来搜索了,陶兴和的妹妹和老婆将罗厚福掩蔽在蚊帐后面,她们自己睡在帐里。更紧张的一次,黄安龙王山和尚庙的孙和尚挖了地洞,掩护了他好几天。他们更通过贫雇农民的关系,瓦解国民党的碉堡内部。起义的贫雇农士兵干掉自己的反动上司,将碉堡变了质。士兵们白天朝天放枪,夜里掩护游击队,并供给游击队子弹和粮食。其余碉堡里的敌人缩躲在乌龟壳里不敢动,一听到脚步声便胡乱开炮,弄得几十里路炮火相连,草木皆兵。党所号召的“做好白旗下的工作”实现了。
在群众支援下,他们成了永不可战胜的队伍。国民党反动派好几次造谣:“罗厚福被活捉了,共产党员被杀光了。”但几天之后,罗厚福的游击队又出现了。游击队不是又歼灭了敌人一个团,便是又歼灭他一个营。土匪恶霸心惊胆战,不得不收缩一下他们伸向群众的血爪。群众则喜洋洋地互相告诉:“红军还在这里!”
一九三九年,李先念将军回到了大别山。罗厚福同志的游击队兴奋地迎接了自己的领导人,并被编为新四军第六大队,成为以后的新四军五师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在那年,第六大队以六七十条枪,出敌不意地猛扑驻在孝感黄陂间蔡店的伪军金龙章部,打垮了一万名伪军,一举包围伪军军部,活捉了伪军长、旅长和团长,迫使大部分伪军投降。他们缴获了大批武器,武装了自己,并且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抗战信心。群众不仅送情报、送粮食来支援他们,而且大批地参加了抗日的行列。不久,六大队打下了宜昌、保康、竹山、南漳等县。溃逃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流散士兵,纷纷跑来参加新四军。在李先念将军领导下,新四军五师不到两年便发展到两万人。
长期坚持了大别山斗争,为大别山人民熟悉和热爱的罗厚福同志,在一九四三年接受党给他的新任务,开辟了江汉抗日根据地。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又配合刘邓大军,再度坚持了大别山区的严酷艰苦的斗争,最终配合南下大军,取得了湖北全省解放的胜利。
二十多年来,从最艰苦和黑暗的时候起,始终坚持革命斗争的罗厚福同志,一九四九年,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的代表,曾任湖北军区副参谋长,现在是湖北军区干部管理部部长,继续捍卫着湖北人民的利益。(节自长江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