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黄河故道(两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8
第8版()
专栏:

黄河故道(两章)
孔林
生命
在尚未被开垦的黄河故道,是风暴沙尘统治的无生命区。沙象猛兽吞食着地面上的生物,风是鞭子将空中的飞鸟抽落到地面,夏日的太阳有如炉中燃烧的火球,烘热了沙粒和空气。
然而,就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我看见一位退伍的军人,背着光秃秃的柳木棒,迈进不见人烟的沙原。
当年他可能不是一位指挥官,今日却想拉起一支征服大自然的新军。顺着他的脚印,留下一路木桩,横成行,竖成排,保持着相等的距离,象并肩行进的纵队。
春末夏初我再来时,那插在地上的木桩,摇动着绿色的叶片,同春雨低声细语,情意绵绵。据说在我离开此地不久,一个黝黑恐怖的夜晚,小树被风沙全部拔走了,那位退伍军人的上衣,是留在沙原上唯一的一片绿色。于是他又背起木棒,又一步一棵的插着木桩。
又过了几个春天,我再来故道时,沙原上已经是一片绿叶筛着清风,偶尔有几只过路的黄雀在这里休憩。树长的还不高大,但活下来了,叶片挨着叶片,枝杈靠着枝杈,仿佛在相互照应,为建设绿色的乐土携手并肩。
那位军人哪里去了!?怎么不见那绿色的军上衣呢?我顺着这支绿色的队伍向前寻觅。在绿色的尽头我找到了他,他已经把军衣脱掉,露着紫红色的脊背,但他仍然背着木棒,还在插着木桩,一步一弓身的向前走着。他要走多远呢?只有天知道。
钟声
沿着黄河故道葱茏郁茂的白杨林南行,车似轻舟,一路绿浪送行。
当进入鲁南平原的曹州地段,一阵阵浑厚宏亮的钟声,扇着晨风的翅膀飞出茂密的林带。迎钟声汽车穿林而去,挺拔伟岸的白杨林中,又传来悠扬悦耳的歌韵。
在这清露辉映的早春,百鸟争啼的良晨,金色的阳光似一缕缕绷紧的丝弦,从蔚然流翠的绿叶缝隙垂落下来,系在红色瓦片的屋檐上。那动听的音律从窗口腾空而起,这是戏曲学校的孩子们晨读的歌声。
密林深处有一方绿色的空地,象一隅池塘,柔和的阳光犹如甜蜜的梦,少男少女在梦幻般的绿色世界里轻歌曼舞。妩媚少女婆娑多姿,恰似浮在水面的红莲,挥刀舞枪的少年,轻悠悠的身段象水中灵巧的游鱼。
幽雅的线条,宛转的歌声,代替了狂风的呼嚎,风沙放荡的流窜。在恶梦中沉睡了几百年的黄河故道,当它醒来之后,唱出的第一支歌是育人育材的旋律。
我以敬佩、欣喜的目光,望着那翠绿的生命。
祝愿这些瑰丽的鲜花开遍原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