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越南当局摆脱经济困境出路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9
第6版()
专栏:

越南当局摆脱经济困境出路何在
张序江
越南当局供认,越南国民经济已面临“多方面的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十分脆弱,百姓的吃饭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介于够吃与挨饿之间”,每当青黄不接,粮荒现象时有发生,尤以北方为甚。工业生产停滞不前,能源、物资、原材料和机器零配件的严重短缺,几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工业产品质量普遍低劣,日用工业品奇缺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财政收入减少,近几年人均国民收入不足一百美元。国营商业部门掌握不了货源,无法控制市场。物价一涨再涨,干部、职工生活日益穷困,广大儿童营养不良,按全国人口平均每人每七十天才能吃到一只鸡蛋。据联合国统计,越南在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中名列第十七。越南外长阮基石也不得不承认,越南是世界上最穷困的国家之一。
为摆脱经济困难,越南当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自1982年3月越共“五大”以来,先后召开了九次中央全会,每次都要为如何摆脱经济困难的问题费尽心机,但都苦无良策。
去年下半年,越南当局采用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推行物价、工资和货币改革,结果市场进一步失控,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成十倍地上涨,不仅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更使人民生活面临新的困难。越南当局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七届国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曾进行了所谓“严肃的自我批评”。今年1月,越南当局解除了主管经济的部长会议副主席陈方的职务,把他作为改革失败的替罪羊。
越南经济情况持续困难、不断恶化,固然同其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有关,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越南当局执行了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政策。正是由于大举入侵柬埔寨,使越南全国无法把工作重心转到和平建设上来,相反,把经历了数十年战争苦难的越南人民重又推向新的苦难深渊。
为了适应侵略扩张的需要,越南当局每年要把大批青年强行征去当兵。一个仅有六千万人口的国家,却维持着一支一百二十万人的军队,数目之庞大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十八至二十万越南占领军长期驻扎在柬埔寨。与此同时,还在越中边境部署重兵,坚持与中国为敌。越南每年军费开支要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0%以上,财政困难不断加剧。目前越南外汇储备仅一千多万美元,而积欠外债已达七十亿美元。由于缺乏偿还能力,自然无法再获得新的贷款。198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越南已“无资格再获得贷款”。
由于人心浮动,社会生活动荡不安,越南广大干部和群众,包括大多数越共党员,渴望在和平中从事建设,同邻国和睦相处,对当局的倒行逆施早已怨声载道。人民对现状普遍悲观厌倦,对摆脱困难失去希望,鼓不起干劲。当年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斗争中,越南军民响应胡志明主席的号召,发出“一个人做两个人工作”的豪言壮语,如今,他们用消极怠工的办法来应付越南当局,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极为普遍。全国工厂的平均开工率只有40%,工人每天平均只劳动四个小时。尽管当局一再呼吁要珍惜“黄金般的八小时”,要进行“有效率的劳动”,但是无人理睬。对此,一位越南官员哀叹说,抗美战争期间越南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慨,遗憾的是胜利后他们却不愿意工作。越南报刊则承认,当前在成百上千种社会消极现象中,不愿意干活是最大的消极现象。至于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贿走私等,更是司空见惯。侵柬越军士兵也大都不愿为当局的侵略政策卖命,士气普遍低落,不断发生开小差逃跑事件。
越南武装侵柬后,引起了国际社会极为强烈的反应,许多国家取消或中止了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这对越南国民经济是个颇为沉重的打击。据悉,越南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年至1985年)从国外得到的能源、物资和原材料,尚不及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年至1980年)的一半。世界银行和国际发展组织原拟向越南提供的煤炭、纺织、造纸、食品、码头、铁路等援助项目,均由于越南侵柬而告吹。越南当局企图通过调整某些对外政策,以打开对外经济关系,但迄今未见什么成果。
总之,越南当局由于醉心侵略扩张,大搞地区霸权主义,致使全国经济糟上加糟,如今正在自食恶果。出路何在?越南当局只有正视现实,改弦更张,立即停止推行其侵柬反华政策,按照历届联大有关决议和民柬联合政府关于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八点建议的原则,从柬埔寨撤出全部侵略军,这样,才能摆脱它所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