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尝到了太空人训练的艰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29
第7版()
专栏:遨游太空七昼夜

尝到了太空人训练的艰辛
王赣骏
1983年6月8日,我收到宇航局通知我获选为太空人的信函。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封信。
我是个科学家,宇航局决定派我上太空之后,便决意把我训练成真正的太空人。训练分成四部:科学实验、航天机功能、太空环境适应训练、求生训练。
航天机功能训练,是要教会航天机上所有的操作技术,目标是,假如航天机上的人员不幸有伤亡,即使只剩下一个人,也要有本事把航天机开回地球。
太空环境适应训练,是希望我们能够在非常不舒服的情况下,还能完成任务。由于在零重力与高速飞行下,有很多不可预料的状况,宇航局要把这些情况都估计在内,让我们适应,以求应变。
求生训练,则是万一航天机发生问题时,我们应如何迅速脱离航天机。
在太空环境适应方面,训练人员把我们放到旋转椅上,在旋转中我们还得维持神智操作仪板。又把我们放到一间黑漆漆的房子内,看我们会不会产生空间闭塞恐惧感。有时还会把我们的眼睛蒙住,然后上旋转椅,看我们到底会有什么反应。
比较轻松一点的是平衡测验,我们必须在走一直线来回时维持平衡,一脚高一脚低看是不是站得稳。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抽血,而且每次一抽就是十二只试管,抽一大堆,把所有可以检查的生化问题、遗传问题都列入清查的项目。
每逢抽血前一天都不准吃食物,所以三天的身体检查下来,没病都搞出病来。对我们心脏功能有兴趣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摆在一个跑步机上,一直让我们跑得气喘如牛,测量血压、心跳数、心音与心电图。然后计算时间,经过这样的运动之后,我们的心脏用了多少时间恢复功能。
我接受频繁的太空环境适应测验,其中最折磨人的是,全身被训练人员摆上了三十二个电极,然后坐到旋转椅子上,变速转动,速度一直改变,操作人员透过无线电对讲机,要我头不停的左右转动。在旋转椅上,头不动的话,不舒服的感觉还不会很严重,头一动身体马上起反应晕得不得了,训练人员则在这时候开始问问题,要求作动作。另外一个机器是单人升降机,快速上升下降,让人饱尝快速上升时的重力与自由落体的失重感觉。这样的训练连续了三个月。
宇航局还来了一道命令:“不准太空人到了太空后随便抓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花生米与葡萄干吃。”在无重力状态下,打开花生米或葡萄干,在不注意间,花生米与葡萄干会自己飘出来在太空舱中到处游走,太空人在工作时看见花生米与葡萄干飘过来,会顺手抓来吃。在我们前面的某一次航天机飞行,厕所有点故障,里面的粪粒跳了出来,即飘入太空舱,一位太空人随手抓了吃下去,害了一场病。
要当太空人实在不是简单的事,在学习如何辨别航天机内部开关的时候,我们同时要看很多相关的手册,大约有四十几部书,事实上,书是看不完的。这些书有很多是在讨论航天机的基本设计,太空中心的人希望我们看书的原因是,要我们理解航天机的安全性与操作,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状况下,情绪不会紧张、恐慌。
训练课程一结束,我们马上就进入“模拟飞行”演习阶段。第一次模拟飞行是在1984年7月底,主要是演练实验。结果全场一团糟,没有一个程序是对的,每个工作人员之间几乎不知如何互相协调。8月底我们又来过一次演习,这次的状况大有进步,做成了好些事情,至少大家心理上都有准备多了。二十四小时的演习下来,我感觉好多了。
9月20日,我们又做了一次演习,情况非常好,我们完全准备好了,整个过程二天,我们每个人工作得很累,但大家都极为满意,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正常飞行”。结束演习之后,马上进入“轨道模拟机”训练阶段,这一阶段是利用电脑荧幕模拟发射、飞行,目的是使所有乘员有信心,过去的模拟训练目的只是在使科学家能够适应整个实验的程序。
第一次模拟飞行,就“坠毁”在土耳其附近。第二次根本就飞不上去,第三次“坠毁”在德国。三次全是失败的飞行,我们坐在舱内,看着荧幕,目睹整个“悲惨过程”。
这时发生了一件使我比较感到安慰的事,航天机食物准备小组提供我们试吃的机会,一共给我们试了八十七项,评分的方法是零至十分,零是指极不喜欢,十是指极为喜欢。我的分数有很多是在六、七之间,我觉得还不算太差。
经过加强训练,我觉得完全准备好了,任何时间飞上天,我都有把握不出差错。(五)
(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