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中国文化必须从传统文化形态走向现代文化形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2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中国文化必须从传统文化形态走向现代文化形态
甘阳在《说中西古今文化之争》一文中,就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热和中西文化比较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变得异常复杂、异常棘手,甚至常常模糊了事情的本质。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常常被无限突出,从而掩盖了中国文化本身必须从传统文化形态走向现代文化形态这一更为实质、更为根本的古今文化差异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历来的文化讨论中常常出现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我们的根本目的照理来说本是检查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问题,使得中国人在近代大大落伍,从而寻求解决的办法,尽快把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改造成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化形态;而中西文化的比较本应是服从于这个根本目的的,亦即看看西方文化能否在这方面有所借鉴,特别是应考察西方文化是如何从其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从而促进了它们近代的强盛。结果却是手段常常变成了目的: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用抽象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说穿了多半是儒家文化)与抽象的西方文化(实际上是经过了“知识论转向”以后的近代西方文化)之间的泛泛比较与笼统区别,来回避、模糊、转移、甚至取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化形态的区别这个更为实质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就忽视了西方文化本身也有一个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的区别)。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中,海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比以往更加突出地强调了“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文化有它自己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根本不同”。这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中国文化(或至少是其基本形态、标准模式、总体结构、核心范畴、价值取向等等)就只能是这个样子,过去是这样,今天也只能这样,将来也必定还是这样;反过来也一样,西方文化一定是那个样子,它历来就是如此,以后也永远如此。而且中国之为中国,西方之为西方,其不同也就在这些分别上。如若不然,岂不抹煞了文化的特殊性、个性或民族性?
应该说,所有这些都不是没有道理,中西文化当然有区别而且有很大的区别,研究并指出这种区别本来是大有裨益的事,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确切说并不是中国文化,而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这样的比较实际上也就有意无意地渲染、助长甚至论证了一种通常很少明言、但又确确实实是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或基本态度:尽管中国社会要从传统形态(小农经济)跃入现代形态(大工业生产),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态却并不需要进行根本的改造和彻底的重建。作者以为,正是由于这种相当普遍的态度或倾向,使得对中国现代文化形态的探讨始终未被提到文化讨论的中心位置上来。
(摘自《青年论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