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介绍《祖国丛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2
第5版()
专栏:

介绍《祖国丛书》
张秀平
中国历来是文明之邦,拥有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让八十年代的青年一代认识祖国,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出版工作者的职责。由人民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编辑的《祖国丛书》最近开始出版了。这是一套以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同时面向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籍华人的通俗读物。
努力创新,力求反映祖国历史文化的全貌,是《丛书》的一个特色。《祖国丛书》第一批选题计划,共有综合类、当代中国、祖国各地和祖国新貌、现代人物、历史人物、断代史、历史事件、少数民族、科技、医学、文化典籍、历史文物和遗址等十二大类,共一千种。《丛书》注重介绍物化了的文明文化,集中国文明知识之精髓,打破了以前同类著作中偏于介绍精神文化史的窠臼。如综合类中的《中国的金鱼》、《中国的花卉》、《中国古塔》、《中国的珍禽异兽》等等;对精神文化史上的一些选题则拾遗补阙,尽可能发掘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和未开垦的处女地,如《中国的邮票》、《中国的相声》等等。通过这些读物,可以使读者对生长在祖国大地上的奇花异木、珍禽异兽、艺术结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文明并使之发扬光大的热忱。
突出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以激发青年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是《丛书》的又一特色。已经出版的《可爱的祖国》、《中国古代建筑》、《话说长江》、《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等等,或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纵述祖国历史的悠久;或循“大江东流”的足迹,写祖国江山的婀娜;或选古代物质文明发展的某一成果,讴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形式新颖、文字通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丛书》在编写上的特点。《丛书》的写作,力求贯彻“从多方面生动、真实地介绍祖国风貌和文化传统”的原则,已经出版的四十三种图书,大多体现了上述精神。如《中国的邮票》,虽是一部记叙我国近百年来邮票变迁的历史,又兼有一些邮票产生、发行的历史背景的趣味性小故事,如“小龙邮票与太极水印”、“红印花与华邮四宝”等,读来趣味盎然;书中精选了不同时期的一百三十多幅邮票照片,配有彩色插页,使读者不仅得到了艺术的享受,而且也增加了对邮票知识的感性认识;加上书后附有我国自清朝到八十年代各个时期发行的邮票的票名、枚数和发行日期的资料,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更有吸引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