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新形势下的西欧工人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2
第6版()
专栏:

新形势下的西欧工人运动
温宪 张启华
自从十八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个工会组织在英国建立后,不断发展的西欧工人运动在两个世纪的岁月里为减少工时、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西欧工人运动对整个世界工人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工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后以来,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欧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79至1982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西欧各国政府普遍推行严厉的紧缩政策,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尽管近年西欧经济有所好转,但失业状况仍无改善,已成为西欧社会的难以治愈的痼疾,劳资矛盾加剧。经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使西欧工人运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在新兴工业方面赶上美国、日本,西欧各国政府都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性行业日益增多,传统的煤炭、纺织、钢铁等“夕阳工业”日趋衰落,大批产业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失业期日见其长,且一旦失业就很难重新就业。青年和妇女在失业人员中为数最多。失业的威胁使在业工人对进行传统的罢工斗争变得行动谨慎。资方则以失业相要挟,破坏工人运动。这种严峻的形势加之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使解决失业问题成为西欧工人运动最严重的课题。去年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七国工会领导人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工会并不否认技术革新的必要性,但反对牺牲工人的正当权益去发展技术进步,在目前情况下,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是缩短工时。1984年5月底,西德二十三万冶金工人曾为争取三十五小时工作周进行了七周大罢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英国职工大会提出了振兴英国经济的主张,并针对青年在失业工人中占有很大比例及结构性失业严重的状况,提出向所有人开放高等教育,给青年以就业前培训。许多工会同资方和政府的谈判重点已从提高工资转向保障就业、缩短工时、工人参加管理、提前退休、采取新的培训和职业再培训的方法等。
产业结构的改变带来了就业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新技术革命使传统产业工人人数下降,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在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七十年代中期“蓝领”工人仍占全体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但现在减少到40%,“白领”人员占了60%。产业工人大量失业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一向强大的传统工业部门工会工人组织率持续下降,工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遭到削弱。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工会尚难于组织起来。西欧各国工会都在寻找新的途径以求发展组织、壮大力量。它们将注意力从传统工业转向服务行业和新兴产业,把工作对象转向妇女、青年、退休和失业工人。意大利三大工会之一的劳工联盟去年提出建立“市民工会”,主张解决关系到青年、老年、妇女、住房、卫生保健、环境、和平及全体市民所关心的一切问题。
近年来,西欧各国政府利用严峻的经济形势,一面大量削减社会保险和福利开支,使工人处境更为恶化;一面越来越公开地站在资方一边,运用高压和法律手段对工人运动采取强硬态度,使西欧工人运动发生分裂、处于被动地位。英国保守党政府执政以来,先后通过《就业法》、《工会法》,将工人举行的一些合法活动宣布为非法。西德政府也在试图修改罢工条款。西欧工人经过多年斗争赢得的成果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在不利局势面前,西欧工人运动注意加强团结,采取较为灵活的斗争策略,并提出了新的斗争目标。英国职工大会和意大利总工会都明确提出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的新战略任务。
新的形势向西欧工人运动提出了新问题。在艰难、曲折的斗争道路上,西欧工人运动正在为如何保障工人就业、维护工人权益进行着艰苦的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