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陕西凤翔考古新发现揭开秦国奴隶制之谜 秦公一号大墓开始揭椁开棺 已探明整个陵园区有四十三座墓葬和宏伟的墓上建筑遗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3
第3版()
专栏:

陕西凤翔考古新发现揭开秦国奴隶制之谜
秦公一号大墓开始揭椁开棺
已探明整个陵园区有四十三座墓葬和宏伟的墓上建筑遗址
本报凤翔5月2日电 记者孟西安报道:2日晨,考古工作者和解放军战士共八十一人,进入峡谷般的秦公一号大墓,开始揭椁开棺。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我国发掘的最大古墓。经过前后十年的考古发掘,二千多件珍贵文物已重见天日,墓主和一百八十多个人殉椁木再现于世,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惊人情景,为研究中国奴隶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今天,进入墓底的考古工作者和解放军战士,依次将椁木编号,再用角铁扣好,用棉垫包扎,捆上绳索,由八个人抬起,向墓道移动。考古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主椁室共有三层,每层五十六根椁木,最长的椁木达六米,重约八百多斤,而且木头坚硬、黄亮。全部揭完需要三天,然后进入四椁室并开棺。
秦公一号大墓,在西安市以西一百七十公里的凤翔县。这里东依周原,西傍汧河,地平土肥,曾是东周时秦国国都雍城所在地。据考证,一号大墓位于秦国著名风景区“北国”之内,是秦公陵园区四十三座墓葬中最大的一座,陕西省考古工作者从1959年开始,先后五次来这里探查。1976年11月,他们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的线索,在当地农民配合下,在指挥村南一块禾稼不茂的田野里发现了秦公一号大墓。至今,参加发掘的数百名考古工作者、民工、解放军战士,风餐露宿,已挖移墓土七万余方。
秦公一号大墓墓体为“中”字形,墓室象一座钳入地下的倒“金字塔”,总面积五千三百三十四平方米,比河南安阳商代王陵大十倍以上,比马王堆一号墓大二十倍。墓底到顶有三层台阶,顶部面积象一个足球场,底部有两个篮球场大,墓深二十四米,相当八层楼高。东西通往墓底的巨型斜坡墓道长二百七十米,宽七米。
秦公一号大墓,向人们展示了秦国野蛮和残酷的奴隶制直观形象:主椁四周填置木炭,椁木坚硬,叩之有声;在它的四侧及上部,却埋置了一百八十二个人殉、人牲的棺椁,殉葬者有男有女,这与《史记》中记载的“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相近,佐证了《史记》中“秦人哀之,为作《黄鸟》之诗”和《诗经》中“临其穴,懦懦其慓”的诗文。秦公一号大墓在发掘中,发现了二百四十七个盗洞,但相继出土的金、铜、铁、石、玉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十多件铁器,数量如此集中,冶炼工艺如此之高,在我国先秦墓葬中是罕见的。竖立在墓室土圹两侧的两根巨型木碑,证实了《周礼》中关于诸侯葬仪“四脖二碑”的记载,探明了碑志的源头。专家们根据出土的石磬上所刻的“天子偃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鼎”的文字,对墓主作了多种推断。墓主究竟为何人,还有待于“开棺论定”。
在发掘秦公一号大墓的同时,陕西省考古工作者也调查、钻探了周围一百多平方公里,从而揭开了被湮没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公陵园区之谜。据钻探和试掘证实,整个秦公陵园区更为宏伟。陵区东西长七公里,南北宽三公里,总面积达二十一平方公里。陵区内四周环绕着十多公里的大护陵壕沟。陵区大小、形制不等的十三座小陵园,也都有或单或双的护陵壕沟。全陵区十八座“中”字型秦公大墓、三座尚不明身份的“甲”字型大墓和一些中小墓葬,面东背西,呈雁翎形排列。为大墓修建的二十一个车马坑,最大的长一百一十六米,宽二十五米。陵区在试探、发掘前已被完全覆盖在绿色禾苗之下。所有大墓上都不见封土堆和木石标志。试掘发现围绕墓顶四周的一处处卵石散水、陶制管道和柱洞、瓦片,证明了当时墓上曾耸立着一座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已探明其中一座中型殿堂,长七十三米,宽二十五米,相当于我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故宫太和殿面积的四分之三。陵区奇特的墓葬方法,和《易经》一书记载的“古之葬者……葬之中野,不封不树”的情形完全一致,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墓葬制度提供了最新的依据。
据史书记载,秦国包括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缨,共有三十六代国王(春秋时代为诸侯国,称公),其中二十代享国于雍城。秦公陵园区的试探和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证明秦国奴隶制是发达的。这无疑是对史学界“奴隶制非常薄弱的秦国一跃取得封建制革命成功”的传统史学观念的挑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