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甜果为何变“苦果”?——辽宁两次“苹果之灾”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5
第2版()
专栏:

甜果为何变“苦果”?
——辽宁两次“苹果之灾”的调查
新华社记者 王勤学
“该多时不多,该少时不少,该贵时不贵,该贱时不贱,秋天抗价惜售,春天积压烂损。”
这是近三年我国著名苹果产区辽宁省两度出现“苹果之灾”的写照。它再次告诉人们,商品经济规律是不能违反的。
人们对1 984年春辽宁苹果危机至今记忆犹新。1983年辽宁苹果大丰收,产量逾七十五万吨,但经营部门却违反常识提价收购。当时的情况是,果农刚刚承包,由于对政策还不放心,“先捞一把”的思想十分严重。他们对待果树的方针是尽量让它多结果,因此疏茬不力,留果过多,致使结出的果子又小又差,摆在商店无人问津,烂在窖里无法处理,到第二年春天全省四、五万吨苹果变成销不出去的“苦果”,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但是,时隔一年,这种现象在辽宁再度出现。
记者在辽南瓦房店市、盖县、新金县三个全国最大的产果地看到,果农又在为苹果销不出去而发愁。今春开窖后,瓦房店尚有存果九千吨,新金县有七千吨。时值果品淡季,市场上的果价竟比去年秋天还低15%。
1 983年丰年提价,违背价值规律受到惩罚。1985年再吃“苦果”,又是什么原因呢?
据了解,去年辽宁虽遇水灾,但苹果产量实际仍达六十万吨,只比常年减产十万吨,可各地上报的减产总数却多达三十七万吨。谎报灾情,使得省里有关部门十分紧张,为了保证出口,决定大幅度提高出口果的收购价,每斤五角五分钱。外贸收购价一提,跟着内销果的收购价也就上涨。过高的收购价,给果农传递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信息。果农本来就憋着劲想卖高价,这下更以为奇货可居。当五万吨出口果收购完毕,商业部门的四角(高于上年33%)的价格收购内销果时,果农却停止交售,等待再提价。
一方面是农民抗价惜售,一方面是产区普遍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有的强行下达出口果派购任务,有的禁止果农自销和他人经营,违者收回果树,处以罚款,取消农村干部津贴,不批建房基地,等等。去年下果期间,沈阳至大连的公路上关卡林立,多达百余处,县、乡、村层层封锁,如临大敌。直到11月初,禁运始告解除,但已是亡羊补牢了。
销区市场形势也不妙。商业部门原来以每斤四角以上高价收购的苹果,经过包装、运输、储放各道环节和有形无形的损耗,摆上柜台已变成每斤八角。这个价格甚至超过了非苹果生产省的黑龙江、吉林,严重违反了苹果与粮食等其它农副产品的正常比价,也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一边是产区着急卖不出,一边是消费者望着市场上又少又贵的苹果生气。在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中,摔坏的只能是生产者。记者在果乡采访,耳闻目睹,群众对违背经济规律、滥施行政干预的作法不满。从辽南北上,看到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已经盛开,预示着又一个苹果好年景。但人们也在担心,人为酿成的果灾会不会第三次重演呢?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