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从“窗口”看到的——深圳罗湖区群众文化生活拾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9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从“窗口”看到的
——深圳罗湖区群众文化生活拾零
本报记者 蒋元明
颇出记者意外,在深圳特区,竟然还有一个坚持四年之久的群众业余文娱团体——罗湖艺术团。他们先后演出二百三十多场,观众达二十多万人次,被称为“特区艺苑一枝花”。
罗湖艺术团,四五十名演员,来自市区三十多个单位。他们中有工人、干部,有厂长、经理,还有教师、工程师,各有各的工作岗位,却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无偿的排练和演出,经历数年,至今热情不衰。
在组建艺术团的当初,有不少人表示怀疑:搞经济特区,顾名思义,特点就是搞经济,还搞什么业余艺术团,简直是“背时”!何况,业余排练,义务演出,一两次尚可,长此下去行吗?这可不是“吃大锅饭”的年代和地方。
然而,罗湖区的文化工作者有自己的眼光。他们觉得,特区人不仅要有经济头脑,更要有社会主义观念;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特区人不仅需要有物质方面的满足,同时也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偌大一个深圳,只有两家影剧院;香港电视,看多了也会腻,中青年以上的人将不会以此为满足;何况,对于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侵袭,也需要加以有力的抵制;火热的特区生活也需要用文艺的形式去反映……如此看来,特区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加强。
同时,他们还看到,参加特区建设的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文艺骨干和活跃分子,也渴望有机会使自己的文艺专长和爱好得到发挥。实践证明,四年来,没有一个参加者无故退团,大家都以身为艺术团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这大概可以用时下的一句话来解释,叫做:追求人生的价值。
罗湖艺术团的出现,丰富和活跃了特区的文娱生活。他们自编自演各种文娱节目,深入到工厂、工地、部队、学校、海岛、农村、街道、旅游点,甚至还去香港新界演出,为特区的群众文化作出了贡献,为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然,一个艺术团是远远满足不了特区人的需要的,但它却象报春花一样,引来了罗湖区的粤乐社、老干部娱乐社、青年吉他学会、红领巾艺术团等业余文娱团体的相继诞生,引来了文学写作会、舞蹈学会、书法美术学会、音乐学会的先后成立,使大批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和阵地。
罗湖区还有十四间“歌舞厅”,每天晚上都有一批“业余歌手”活跃其间。这些“自由职业”者唱什么,怎么唱,不仅关系到他们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广大的听众。区文化局把这些“业余歌手”组织起来,成立了轻音乐学会和音乐厅工作者联谊会,帮助他们搞创作,抵制庸俗歌曲和低级的演出台风。
特区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计划,特区的文化建设也要有战略眼光。罗湖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还注意从娃娃抓起。他们办起了一所罗湖少年业余艺术学校,设有舞蹈班、声乐班、民乐班、小提琴班、钢琴班、美术班和书法班,几年来,培训了五百多名学员,这些学员成了全区少年文艺骨干。眼下,一座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罗湖文化公园正在筹建中。
记者的印象是:特区不仅在向物质文明的“窗口”发展,而且也在朝精神文明的“窗口”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