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献给战士的歌——影片《索伦河谷的枪声》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09
第8版()
专栏:影评

献给战士的歌
——影片《索伦河谷的枪声》观后
吴坚
根据刘兆林获奖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索伦河谷的枪声》,在表现手法上虽没有很多新奇之处,然而却深深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原因就在于这部影片表现了当前边防部队丰富厚实的生活和战士们的真挚情感。在题材开拓、思想开掘和艺术审美上也颇有新意。例如战士郭云河为了入党提干而冒充高干子弟,买礼品来笼络人;战士刘天明因车祸被判刑,代连长受过;刘天明出狱后,为了报恩和车祸受害人妻子之间所产生的特殊感情……这在过去反映部队题材方面是很少见到的。但从现在的银幕效果来看,并没有丑化我们的连队,而是反映了我们的战士也是血肉之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不可能不在我们战士的身上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这丝毫无损于我们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而是更证明了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
面对新时期连队战士知识结构的变化和部队建设中一些新的问题,作为一个连队干部应如何去做好思想工作?导演通过两个方面展示了影片的情节。一条线是连长王自委和新任指导员冼文弓之间在对待战士态度上的根本分歧;一条线是指导员冼文弓深入到战士中间,悉心研究战士心理,虚心向战士们学习,尊重战士的感情,成为战士们的良师益友。
艺术的创造,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决无一成不变的法则。然而,艺术的力量只有融会进思想的力量和感情的力量,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这部影片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八十年代新型指导员冼文弓的形象。围绕着刘天明的不杀到杀狍子,是极其感人的一段情节,是指导员的真情实意打开了刘天明的心扉。
影片的最后一场情景,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刘天明十分珍爱自己驯养的狍子,因为这只狍子曾为他和李老师之间传递过书信,使他得到过感情上的慰藉。但为了帮助指导员冼文弓治好腰疼病和尽快养好伤,他决定杀掉心爱的狍子,给指导员做一条狍皮褥子。就在那茫茫雪原的索伦河谷的旷野间,刘天明举枪瞄准了狍子,那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山野的宁静,也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从这枪声里,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战士对自己指导员的赤子之心和诚挚的爱戴。《索伦河谷的枪声》所展示的生活是美的,这种美不是一般粗俗的美,它表达了我们八十年代部队千百万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