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彝文书籍出版的成绩值得赞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0
第3版()
专栏:

彝文书籍出版的成绩值得赞扬
伍精华
几年来,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彝文书籍,为彝族人民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粮,为彝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做了十分有益的工作。
彝族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彝族共有五百多万人。彝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川、滇、黔、桂等省区的彝族地区。彝文典籍十分丰富。解放后,彝族文字的使用虽然走过一段弯路,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彝族文字仍然得到了发展,彝文的研究和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四川彝区,七十年代中期,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四川省委的领导下,组织了彝文工作组,对彝文进行了整理,经过几年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这个方案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广使用。现在,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院等一些民族高等院校设置了彝语文专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创办了彝文学校,还办有《凉山日报》(彝文版)和《凉山文艺》(彝文版)。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设了彝语广播节目。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的一批用彝文从事写作的专门人才逐渐成长起来。彝文的普及工作在一些彝族聚居区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现在凉山地区有的县的彝族农村已基本扫除彝文文盲。
四川民族出版社坚持按照党的民族语言平等的原则,加强彝文书籍的出版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80年至1985年,用彝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达五十多种。其中如彝族长篇史诗《勒俄特依》、长篇抒情诗《阿莫尼惹》等都深受读者欢迎。在此同时,云南、贵州两省的有关出版部门,特别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路南彝族自治县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等地区,对彝文书籍的整理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对彝文的进一步规范化也做了不少研究。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包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在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都写明了这一点。彝族文字的发展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发展,彝族文字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彝文书籍的出版发行任务会越来越重。四川民族出版社在彝文书籍的出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他们刚刚参加完全国图书展览会,我写这篇短文,表示对他们工作成绩的祝贺。今后希望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