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龙头”怎样舞起来——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2
第2版()
专栏:

“龙头”怎样舞起来
——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 陈雅妮 本报记者 莫新元
“七五”计划第一个春天,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这次座谈会的议题,是探讨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面前,如何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开创规划工作的新局面,使“龙头”舞起来。
领导重视 理顺关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综合指导作用。“六五”期间,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取得巨大的成绩,全国三百多个市、一千七百多个县城,已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大多数城镇的建设长期缺乏规划指导的混乱状态。
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的城市规划,虽然编制出来了,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少数地方仍是“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许多代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规划和建设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关系。
长期以来,城市中的各种建设项目,大都是以条条管理为主,项目由条条定,投资、物资按条条下达。“条条强作主,块块难当家”。条条往往只对项目负责,忽视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造成分散建设,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要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必须改变条块分割的状况,进行计划体制和建设体制的改革。不少城市在这方面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沙市、抚顺等市的计划部门参与规划的编制,规划部门参与计划的编制,使计划和规划紧密衔接。常州市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三张皮”,融入城市规划的“一张图”,把建设项目“多头批”变为“一支笔”。天津市改变过去由计委列项目,建委管施工的建设体制,实行由建委对城建项目的计划、规划、设计、施工、材料统一管理。这些做法,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讲究科学 合理布局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工作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和课题。代表们认为,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可行性,除了广泛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善规划设计手段外,还应该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很好地体现三个观点:
首先,要有区域观点。不能关着城门搞规划,要根据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的需要,全盘规划市域范围内的生产力布局、城镇布局以及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例,三个城市的辐射力已经互相重叠,迫切需要有一个适应城市间横向联系的区域规划。
其次,要有发展观点。既要注重当前的实际,又要看得长远一些,从宏观上留有余地。要建立反馈系统,以便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和补充城市规划。
此外,还要有综合观点,要深入研究城市生产、生活和流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促进城市各项功能的完善和中心作用的发挥。沙市市在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把工业调整和城市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几年来,先后把五十八家污染环境又无发展余地的工厂从老城内迁出,按城市规划搬入新工业区。搬迁后,这些工厂的产值和利润分别增长了三点一倍和五点五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得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代表们认为,沙市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正是城市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