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让美国少年儿童了解长征——访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琼·弗里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4
第6版()
专栏:

让美国少年儿童了解长征
——访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琼·弗里茨
本报记者 李志明 温宪
“我是一个湖北佬。”美国女作家琼·弗里茨喜欢这样称呼自己。她1915年出生于汉口,在长江边度过了童年时代。十三岁时随父母回美国后,她对中国一直怀着一种思乡之情。直到1983年弗里茨夫人才重返中国,又见到了既熟悉同时又感陌生的长江之滨。今年5月初,她已七十一岁高龄,又一次来到中国,为给美国少年儿童写一本关于中国红军长征的书搜集材料。
记者到宾馆采访她时,首先就问她是怎样萌发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的。她侃侃而谈,说她早在1983年重返中国之前,就读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书。“我认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激动人心的一幕活剧。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把长征中红军为了生存、为了中国的新起点而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在困难环境中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介绍给美国少年儿童。这种品质和精神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由于存在着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巨大差异,美国少年儿童能理解和接受这样一本书吗?对记者头脑中的这一疑问,弗里茨夫人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当然,必须提供历史背景,让儿童们了解为什么会发生革命,会发生长征那样的事件。旧中国的极度贫困我是亲眼看到过的,所以我能发现现在的变化。”
“美国青少年现在对历史特别是别国的历史不大关心,了解很少,这个现象不好。我写这本书,当然不是叫他们简单地模仿书中人物,目的之一是开阔他们的视野,引起他们的思考,让他们知道,世界上不止有一种制度,不止有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通过了解中国过去发生的事情,就会产生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琼·弗里茨夫人是美国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为儿童写过三十本书,主要是历史和传记性读物。她曾写过一本回忆她在中国经历的童年往事的《思乡:我自己的故事》,获儿童故事书奖。1983年访华后又发表了《中国故乡行》。为奖励她在儿童读物方面的贡献,今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她三年一次的儿童作家奖。弗里茨夫人告诉我们,她写书都要到实地调查搜集材料。有一次,有个小读者写信问她华盛顿早餐吃些什么,她真的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写出了《华盛顿的早餐》一书,受到小读者们的喜爱。她笑着说,“我的目的是想启发孩子们的钻研精神。”
弗里茨夫人在谈起她的写作生涯时说,她开始写东西,与她在中国的经历有关系。当她幼年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后,她十分怀念中国,为了不使记忆消失,于是就拿起笔来写作。她开始在大学里学写作,后来在一个儿童图书馆工作,产生了为儿童写书的想法。多年来,小读者经常给她写信,现在平均每天要答复十来封儿童来信。她说,“有一个女孩子读了我的《思乡》后来信说,读那本书,她开始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书中人物的感情与孩子们交流了,这正是我写书的目的。如果想要世界和平,就应该经常设身处地地替他人想一想。”
美国作家写长征,远的有斯诺,近的有索尔兹伯里。弗里茨夫人的书将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我是写历史读物的。曾经有个小学生问我写不写伟大的事件。在她的概念里,历史恐怕就是日期和事件。我说,我不仅仅是叙述事件,更重要的是写人。事件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关于长征,我打算写各式各样的人,从领导人到士兵,写他们的故事。比如说炊事员,军队里的炊事员通常都是很有意思和有幽默感的人,我很想找到长征时的炊事员谈谈。这次来我就是要实地搜集关于长征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把长征这个伟大的事件表现出来。”
弗里茨夫人一到北京,就提出要采访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甚至带来了事先准备好的名单。她在北京五天,精力都用在搜集她说的小故事上了,几乎没有游览名胜古迹。红军老战士康克清、杨成武、刘英(张闻天夫人)等同志分别会见了她。当年红一方面军先锋团政委杨成武同志同弗里茨夫人从下午到晚上,谈了几个小时,并将自己写的《忆长征》一书赠送给她。
弗里茨夫人带着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还要到延安、西安、贵阳、成都继续她搜集材料的旅行。记者预祝她的书获得成功。她会心地笑着说:“书到底写成什么样子,还要看材料搜集得如何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