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周克芹进城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4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周克芹进城以后
曾伯炎
周克芹做专业作家八年,全家住进省作协大院才两年,前六年,还是兼职做简阳的区、乡干部,近两年也多数时间泡在城乡交叉的农村。生命之树已挂了茅盾文学奖的果实,它的根仍然在大盆地的泥土里延伸。
不久前,我与他闲聊,一位不认识他的诗人悄悄问我:“这是谁?”一听是周克芹,不胜惊异:“啊!还是象农民”!
他那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续集,早有成熟的构思,为何至今未动笔?他向我解释:读者的口味愈品愈高,停留在前集水平是不行的。同时,农村这场大变革,如我放过就永远难以弥补了。好象这辈子都只写农民,我问他:未必对农民以外形形色色人物没有兴趣?他笑一笑说:“我坐在家里一闭目,乡下那些熟悉的人物,此刻对农村政策是什么心态,便活现于心里,拿到乡下去对证,往往吻合。可是,对知识分子、工人的心理,却不敢说了,但是,你放心,我在六十岁以前,总要写一部有社会全景性的长篇。”
我曾经走进他那临街最高一层的家,宽敞的屋子被书籍挤得狭小了,经典的、现代的,却不限于对农民的兴趣。看来,他的眼睛,正倾注着更广袤的五湖四海……我见他案头有一篇刚开头的报告文学,写他家乡自费去美考察柑桔的农民吴祥金,他就说:“这种从生产上扶助一村都成万元户的党员,有眼力有追求,我也被激励来第一次使用报告文学形式了。”
我认为把“许茂”那群农民封存在心库是遗憾,周克芹不以为然。他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与二部的出版就相距十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