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6
第1版()
专栏:

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本报评论员
1983年胡耀邦同志发出“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以来,一大批大学毕业生“争当有志者,青春献西北”,到大西北工作。他们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工作,有些人已为西北的开发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在思想上也有收获,学识也有长进。可以说,在成才的道路上,他们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
早在五十、六十年代,上海交大部分搬迁西安,就有许多同学把“到大西北去建功立业”作为理想。经过二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交大以及其他一些大学到西北工作的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成为高级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青年人要想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必须有一种不怕吃苦,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大西北较之内地和沿海,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是差一些,环境比较艰苦。但是,艰苦的环境可以培养人们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玉不琢,不成器”,人亦如此。“自古雄才多磨难”,没有哪一个“雄才”走过的道路是平坦笔直的。现在的大学生,年龄较小,经事不多,更说不上遇到多少“磨难”,往往缺乏顽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毅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弱点。到艰苦的地方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摔打”一番,这对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现在有一些大学生,也有为祖国四化建功立业的愿望,也有较强的事业心,但是眼光不够远大。他们考虑个人志趣、个人利益多,考虑国家需要、国家利益少,考虑眼前利益多,考虑长远利益少,贪恋大城市和条件好的地方,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在事业与工作地点的选择中,往往把工作地点放在首位。宁愿专业不对口,也要选个条件好的地方。这样,就不能把献身四化的愿望很好地变成脚踏实地创业的行动。不是说到大城市和条件好的地方就不能成才,但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涌向那些地方的已经很多,而大西北和其他艰苦的地方则十分缺乏人才,那里有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更可以发挥专长、有所作为。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大西北和其他艰苦的地方的条件也有改善。所谓苦,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差。再说,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要有“好儿女志在四方”的抱负,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趁大好时光奋斗一番,使生命更加光彩。值此毕业分配来临之前,寄语大学生们:象五十、六十年代和前几年到大西北去的同学那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一名艰苦创业、立志成才的优秀青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