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受骗起于昏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17
第1版()
专栏:每周论坛

受骗起于昏者
曹瑞天
“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稍有警觉,不难识破。严重的教训,值得深思……”这是近年来许多诈骗案件报道中的常用语。时至今日,确实该深思,该得出一些教训了。
骗子,什么时代都有;骗术,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带有“时代的特点”。如今的骗子,特别是那些作大案的骗子,既不同于唐宋传奇故事中的骗子,也不同于五十年代的李万铭之流。他们很会钻改革、开放、搞活的空子,专从有职有权的干部,包括一些中高级干部身上下手,目标是成十万百万地吞噬国家财富。他们行骗的手法并不高明,却轻易得逞(当然,只是一时的得逞,最终是要败露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某些干部头脑昏昏。“昏”在哪里?
一曰笃信“关系学”。一听说谁与某高级干部或实权人物沾亲带故,是手眼通天的“能人”,就喜出望外,巴不得拉上关系。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盛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今天的“关系学”,实则仍是攀权附贵的封建遗风。在一些干部看来,如今办事,有了“关系”,就有了靠山;“关系”越多,路子越宽。因此,骗子一打出权贵的招牌,自己思想上便撤掉一切“警戒线”,宁可信其有,不愿疑其无,自觉上钩,听凭人家牵着鼻子走。
二曰迷信海外关系。在有些干部眼中,外国都是黄金世界,外商都是摇钱树,致富就得靠海外关系。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为了给小团体和个人捞一把,更是倚重这种关系。一听说谁同海外某富商有经济来往,谁是某国某公司董事、经理的代表,便心驰神往,趋之唯恐不及。骗子的一张外商名片,几张过期的合同,三寸不烂之舌和财大气粗的派头,都能使某些人信而不疑,疑而不察。骗子对关键人物更是投其所好,贿以重金厚礼,实则施小惠谋大利,使受骗者成了他们制造更大骗局的工具。俗话说“利令智昏”,此之理也。
三曰无知无识,懵懵懂懂。有些干部业务素质很差,搞经济而不懂经济政策,不懂经济法令,也不懂内外经济交往中应当遵循的各项具体规定,甚至连常识也没有。人家说什么信什么,该查的手续不知去查,伪造或作废的合同和信用卡不知识别,如此等等,使骗子更加明目张胆,大得其手。
当然,骗子只能在头脑昏昏者面前为所欲为,在头脑清醒的人面前,就难以得逞。福建的诈骗犯杜国桢一度屡屡得手,但福州市农业银行工作人员不轻信,不上钩,对其贷款申请进行可行性调查,便揭穿了他的骗局。如果我们的干部,尤其是身居要职、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都能坚持原则,一尘不染,精通业务,克尽职守,就不难形成一堵铜墙铁壁,骗子就难以存身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